10月10日,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沈尧伊教授的“绘画的史诗——《地球的红飘带》连环画原作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为《地球的红飘带》系列连环画 926幅原作第一次全部展出。
展出希望以艺术的方式展现长征历程中红军的光辉形象,弘扬在浴血奋战中锻造出来的伟大的长征精神。原作用画框装裱一新,陈列在五层三个展厅之中,沈先生的作品中共有真实人物77人,虚构人物23人。作品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彭德怀等领袖人物的塑造,不仅造型惟妙惟肖,而且神态逼真,通过生动的形象刻画,表现了革命领袖的伟大气概。
沈尧伊教授创作的长篇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共5集,926幅,历经6年完成。为深刻领会笔下人物的性格特点,沈尧伊教授曾两次到长征路上体验生活,与编辑、脚本作者一起多次访问当年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
开幕式由中国美术馆副馆长王安先生主持,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杨至今先生,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钱林祥先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马书林先生,原中国连环画出版社社长姜维朴先生,中国美术出版总社顾问郜宗远先生,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徐庆平教授,中宣部文艺局理论文学处处长梁鸿鹰先生,文化部艺术司文学美术处处长安远远女士,徐悲鸿艺术学院沈尧伊教授,以及徐悲鸿艺术学院部分教师和学生等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后,主办方在中国美术馆7层会议厅举办了“沈尧伊《地球的红飘带》连环画原作展”学术研讨会。中国美术馆学术一部主任陈履生,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地球的红飘带》文字改编者王素,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刘曦林,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徐庆平等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就沈尧伊先生的作品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地球的红飘带》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部以红军长征为题材的大型连环画,是中国连环画史上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也是连环画创作中表现革命历史题材最成功的一部作品。它于1989年出版第一册,迄今共有7个版本。自问世以来,先后获得第七届全国美展金奖、第四届全国连环画评奖绘画创作一等奖、首届中国优秀美术图书评奖金奖、第一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等。各种报刊先后50余次对其中的作品予以介绍,特别是美术界的许多著名画家和评论家都给与这件作品以高度的评价。
沈尧伊教授简介
浙江镇海人。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李惮工作室。先后在天津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任教,现为教授、博士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版协连环画艺委会委员,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第四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文代会代表,文化部(1992年)优秀专家和国家人事部(1999年)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多年来创作了大量的美术作品,其中油画、宣传画、木刻作品发表展出400余次,插图作品发表500余幅,连环画作品发表33部,共5000余幅。画册专著28件,论文八篇。其中有三件油画、四件连环画、一件插图和一件木刻作品获奖。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金奖、首届中国优秀美术图书奖金奖、第四届全国连环画评奖绘画创作一等奖。油画《遵义会议》获北京市委、市政府文化艺术奖。
(编辑: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