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人大代表人大行”系列讲座 全国人大常委郑功成教授解读民生问题
时间:2012.07.27

“民生问题始终是政府的核心问题,民生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中国在世界的形象。”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郑功成代表在3月30日晚上的讲座中强调。他指出:民生成为全国两会的最强音、最主要的议题,说明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郑功成教授介绍了“民生”这个词在中国的变化。他指出基本民生问题包括四个方面: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要公平;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分配是民生之源,分配要公平,正义;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社会要求我们既要做好蛋糕,又要分好蛋糕。”他说,以前社会对民生问题重视不够,民生只是一些领导和小部分学者关注的问题,民生在改革中受到扭曲,然而时代在改变,“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不能是空泛的口号,公平的价值取向正在代替效率至上的价值取向,社会要求全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如今民生问题受到关注,成为这两年“两会”的最大热点。无论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其它的报告都有一个明显的焦点:民生。政府和人民都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中国经历了一个民生时代,“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成为时代的要求;理性发展,改善民生成为国家发展的目标指向。”

两会掀起“民生”高潮,民生成为关注焦点。中国的发展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发展平台上,正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中国进入了后改革开放时代。郑功成教授说,“民生问题没有止境,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标志着中国树立大国的形象,承担大国的责任。”

附:简历

郑功成,男,1964年生。198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民盟成员,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最年轻的委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文雅)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