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上午,2006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多党合作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课题开题会顺利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教授,中央统战部研究室庄聪生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炳林教授,项目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统战部部长周淑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景治教授、教育部社科司成果处魏贻恒副处长及相关工作人员,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杜鹏处长、杨燕萍副处长,以及北京大学金安平教授,中央党校党建部张荣臣教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王继宣教授、郑宪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黄嘉树教授、蒲国良教授、杨德山副教授等校内外专家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周淑真教授主持。
魏贻恒副处长在会上宣读了《多党合作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任务书。他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镇,也是教育部社科司的重要合作伙伴。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投入较大,所以社会以及各界学者都很关注,也给我们完成这样的重大课题增加了不小的压力。教育部将通过开题和中期检查两个主要环节,围绕“思路对不对、计划可行不可行、目标能否达到”等内容对于课题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
程天权书记首先对中央统战部、教育部领导以及各个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并指出中国的政党制度具有自己的特色,对之进行研究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在这个领域,成果较为丰富,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做出进一步的探索和努力。我们一定要参照历史上已有的做法和经验、关注社会主义政治的现实状况,并面向未来,在政治制度的设计上也吸收一切可以吸纳借鉴的东西为我所用,在世界上建立一个具有范本意义的政党制度。程书记表示愿举全校之力,举各方之力,把这个重大项目做好。
庄聪生主任在讲话中首先对以周淑真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团队能够中标表示祝贺。他认为,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对于统一战线理论和民主党派的研究就成了一个重大的社会热点问题。教育部把这样一个课题进行招标本身就表明了教育部以及社会各界对于多党合作问题的高度重视。中央统战部也在为把统一战线理论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去而努力。中央统战部在中国人民大学设立了一个政党理论研究基地,以此利用中国人民大学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统一战线理论。他表示中央统战部很高兴同中央各部门、各高校密切合作,共同把统一战线的理论研究推向深入。
他认为,这个课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现实针对性,执政能力和多党合作两个角度的结合,具有很高的立意。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而言,首先要构建的就是和谐的党际关系,本课题抓住了目前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周淑真教授在本领域是具有深厚功底、科研成果丰富的专家,是中央统战部在全国唯一的政党理论研究基地的首席专家,又依托中国人民大学这个社会科学研究的重镇,身边有一批政党理论的专家,组成的科研团队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同时,他认为这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课题,可以直接为党和国家决策服务,许多理论观点可以成为领导讲话的主要观点。他建议,此项课题的研究必须走出校门,面向各民主党派召开座谈会,做出调研报告。
周淑真教授汇报了课题总体目标、框架结构和启动进程。她指出,多党合作一直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这个“法宝”就必须完成向国家制度的转变,也必须相应地实行执政理念、执政方式的转变,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课题整体框架包括六个部分,构成六个子课题。分别是:多党合作的历史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多党合作与当代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多党合作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多党合作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促进我国多党合作与执政能力建设;应对同港台政党的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每个子课题又分为四到五个部分,对于课题中的重点和创新所要突破的理论、概念、做法等,周教授还作了详细的阐述。
随后,与会的校内外专家学者对于此项目的进行提出各自的看法和中肯的建议,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魏贻恒副处长强调,一定要突出重大攻关项目的“攻关性”和目的性,要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思路和对策。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王继宣教授、郑宪教授从自身研究实际,对于如何召开民主党派的座谈会提出了建议,并指出民主党派年轻一代领导群体的出现将会给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带来一定的挑战。中央党校张荣臣教授认为本课题有意义、有难度、有空间,应该使主题更加鲜明,历史感更加厚重,并建议应增加一个调研报告和一个内部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副书记王炳林教授对以周淑真教授为首席专家的课题组能够顺利完成任务深表信任,并指出这样一个课题应该突出重点,强调操作性,力争在课题或者内部报告中带有创新的、可操作的制度设计内容。针对这些问题和建议,周淑真教授作了详细的解答,阐明了具体的调研方式、方法,并指出将针对不同的部门分别提交研究报告,专家的建议也将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得以体现。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景治教授最后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国际关系学院在研究政党政治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无论在本课题的申请还是在本课题的完成过程中,国际关系学院将给予一如既往、倾尽全力的支持。本课题以“多党合作”与“执政能力”两条主线,实际上是对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所做出的具有总结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无疑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次开题会的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所提的一些建设性意见,为我们修改和完善课题的大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希望以周淑真教授为首席专家的课题组能够群策群力,多方谋划,做出有创见的、有实效性的、切实可行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