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下午,首届北京中青年社会科学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社会学分论坛在我校逸夫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召开,我校研究生院副院长洪大用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邱泽奇教授主持该论坛。北京市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辛国安到会致辞,对分论坛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社会事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这一主题进行研讨。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陆俊教授从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密切联系这一视角,说明现实的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构建和谐的网络世界。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赵孟营教授从非政府组织与乡村社会建设的基层动员关系角度,认为乡村社会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部分;但由于制度安排原因,乡村社会建设不仅需要动员,而且需要新的动员模式即非政府组织。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时立荣教授围绕“发展民间组织,构建和谐社会”这一话题,着重分析了“社会企业”的特征与作用及我国社会企业的现状,并提出了必须进一步加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姜向群教授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为应对老龄化形势,要加快发展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体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邱泽奇教授以“发展科技,推进创新”为题,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增强科技实力、推动科技创新要从需求入手,创新是基于需求推动的新创意、新思想、新技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李强教授认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应协调社会关系,缓解社会矛盾,并集中分析了当今社会引发矛盾的原因及解决途径。洪大用教授则从美国校园枪击案看到了社会危机,认为化解社会危机需完善社会保护,需重点建设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民社会保障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这三项制度。
专家们精彩的发言结束后,我校社会与人口学院郑杭生教授作了点评。郑杭生教授对 “百人工程”学者的学术水平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对与会学者提出的许多新观点表示赞同,并鼓励中青年学者要坚持不懈地努力钻研。他深有感触地说,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的实施,确实具有长远眼光。随后,在场学生就相关问题向专家们进行提问,并得到了较为满意的回答。
洪大用教授最后作总结发言,感谢大家的参与和支持。本次“百人工程”学者论坛社会学分论坛宣告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