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人大举行中国环境社会学界首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2.07.27

6月30日至7月1日,以“关注中国环境问题,贡献社会学研究洞见”为研讨主题的“2007年中国环境社会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成功召开。这次会议是中国环境社会学界的首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河海大学社会学系、国际社会学会环境与社会研究委员会联合主办。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周建副局长、中国人民大学冯惠玲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中国社会学会会长郑杭生教授、国际社会学会环境与社会研究委员会主席Raymond Murphy教授、美国环境社会学奠基人之一Riley Dunlap教授、国际社会学会环境与社会研究委员会前主席Arthur Mol教授、美国农村社会学会前主席William Freudenburg教授、日本环境社会学会主席Ryoichi Terada教授、韩国环境社会学会主席Jae-Mook Park教授、中国社会学会人口与环境社会学研究委员会负责人童乘珠女士、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洪大用副院长以及中国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领导翟振武教授、李路路教授、刘少杰教授,河海大学社会学院领导施国庆教授、陈阿江教授,台湾清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王俊秀教授等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了精彩致辞或演讲。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新西兰、日本、韩国、伊朗等十几个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大陆的近二十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研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媒体进行了现场采访。   

本次会议着重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中国环境状况,探讨环境治理的对策,促进中外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环境社会学学科建设。会议设立以下分议题进行了分组研讨: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学分析;公众的环境态度和行为;市民社会和民间环保组织的发育及环境保护;经济、科技、文化和环境风险、环境管理;国外环境与社会研究;环境政策的社会学分析;环境社会学理论发展与学科建设。与会学者踊跃发言、热烈讨论、互相启发、收获丰硕。大家高度评价这次会议,认为这次会议的召开是中国环境社会学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性事件。
  
会议期间,中国、日本、韩国的部分环境社会学者还进行了特别的沟通与交流,各方一致认为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并面临着利益攸关的共同问题,初步达成了进一步加强联系、促进合作的意向。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