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和增补工作总结及表彰大会”召开
时间:2012.07.27
9月10日是我国第23个教师节,明德楼第一会议室内气氛喜庆而热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和增补工作总结及表彰大会”在此隆重召开。纪宝成校长、袁卫常务副校长、冯俊副校长、陈雨露副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刘大椿,校长助理黎玖高、吴晓求、刘向兵、查显友,各学院院长、校部机关部处主要负责人、3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负责教授出席了此次大会。
会议由袁卫常务副校长主持。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求简要总结了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增补工作情况,并布置安排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事宜。首先,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和建设,我校学科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重点学科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迄今为止,我国共开展过三次国家重点学科的评选,前两次评选我校学科建设都有新的进展,这一次则是历史性的跨越。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讲,第三次国家重点学科评选对我校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它不但使我校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还预示着我校整体工作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次,质变在于量的积累,居安思危、居危思危、未雨绸缪、制定科学的学科发展战略并进行合理布局和重点建设是我校国家重点学科取得辉煌成绩的重要原因:制定科学的学科发展规划,明确学科发展重点;深入研究,找出问题,正确应对,系统建设,全面提升我校国家重点学科整体水平;精心谋划,认真组织,从学校主要领导到各职能部门、各学院都高度重视国家重点学科的考核评估与增补工作。第三,展望未来,明确新目标,迎接新挑战。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和忧患意识,不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国家重点学科的竞争力。从近期看,我校学科建设的策略性目标应该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目标是利用五年的时间(到下一次国家重点学科评估时),保持并巩固现有的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和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的地位不动摇;第二层次目标是在下一次国家重点学科评估和增补中,努力使若干一级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并力争使一些二级学科成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同时,大力推进国家重点学科向世界一流学科迈进,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迈出坚实的一步。
法学院院长王利明教授、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高钢教授、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教授先后发言,阐述了本院在学科建设方面的特色工作和突出成绩,以及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进一步发展规划。
袁卫常务副校长宣读了3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表彰名单,纪宝成校长向重点学科负责人颁发了奖金并作重要讲话。纪校长说,此次评估结果是我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实现的一次历史性跨跃,充分说明了我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所具有的强大核心竞争力和在国内文科院校所处的领先位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广大教师努力奋斗、勤奋治学的结果,是各学院、部门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各级领导精心谋划、真抓实干的结果,也充分说明学科建设是学校各项事业的龙头与核心。
纪校长指出,目前学校第一阶段“固本强基、重塑形象”的目标已经圆满实现,人民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大幅提升,已经进入以“全面提升、重点突破、强化优势、争创一流”为目标的第二阶段。在这一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充分肯定上述成绩,制定“全面提升、重点突破、强化优势、争创一流”的新目标,建设以人文社科为主的“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迎接新的挑战。这一过程任重而道远,我们不能沉浸在已有的成绩中,而要居安思危,居危思危,深刻剖析自己,找出学科建设中学校整体存在的重大问题和当前的重要任务,使人民大学在向着世界一流水平迈进的历史进程中,不但要巩固已有的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33个二级重点学科,还要再上新的台阶,争取在某一学科取得决定性地位,真正实现与世界一流学科的对话。
纪校长最后说,人民大学的发展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期望,我们要处理好事业与荣誉的关系,增进与同行之间和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搞好自身队伍建设和学风建设,加强团结。只有全校上下风清气正,和谐协调,才有可能搞好学科建设,才有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有可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会议由袁卫常务副校长主持。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求简要总结了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增补工作情况,并布置安排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事宜。首先,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和建设,我校学科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重点学科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迄今为止,我国共开展过三次国家重点学科的评选,前两次评选我校学科建设都有新的进展,这一次则是历史性的跨越。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讲,第三次国家重点学科评选对我校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它不但使我校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还预示着我校整体工作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次,质变在于量的积累,居安思危、居危思危、未雨绸缪、制定科学的学科发展战略并进行合理布局和重点建设是我校国家重点学科取得辉煌成绩的重要原因:制定科学的学科发展规划,明确学科发展重点;深入研究,找出问题,正确应对,系统建设,全面提升我校国家重点学科整体水平;精心谋划,认真组织,从学校主要领导到各职能部门、各学院都高度重视国家重点学科的考核评估与增补工作。第三,展望未来,明确新目标,迎接新挑战。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和忧患意识,不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国家重点学科的竞争力。从近期看,我校学科建设的策略性目标应该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目标是利用五年的时间(到下一次国家重点学科评估时),保持并巩固现有的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和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的地位不动摇;第二层次目标是在下一次国家重点学科评估和增补中,努力使若干一级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并力争使一些二级学科成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同时,大力推进国家重点学科向世界一流学科迈进,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迈出坚实的一步。
法学院院长王利明教授、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高钢教授、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教授先后发言,阐述了本院在学科建设方面的特色工作和突出成绩,以及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进一步发展规划。
袁卫常务副校长宣读了3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表彰名单,纪宝成校长向重点学科负责人颁发了奖金并作重要讲话。纪校长说,此次评估结果是我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实现的一次历史性跨跃,充分说明了我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所具有的强大核心竞争力和在国内文科院校所处的领先位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广大教师努力奋斗、勤奋治学的结果,是各学院、部门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各级领导精心谋划、真抓实干的结果,也充分说明学科建设是学校各项事业的龙头与核心。
纪校长指出,目前学校第一阶段“固本强基、重塑形象”的目标已经圆满实现,人民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大幅提升,已经进入以“全面提升、重点突破、强化优势、争创一流”为目标的第二阶段。在这一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充分肯定上述成绩,制定“全面提升、重点突破、强化优势、争创一流”的新目标,建设以人文社科为主的“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迎接新的挑战。这一过程任重而道远,我们不能沉浸在已有的成绩中,而要居安思危,居危思危,深刻剖析自己,找出学科建设中学校整体存在的重大问题和当前的重要任务,使人民大学在向着世界一流水平迈进的历史进程中,不但要巩固已有的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33个二级重点学科,还要再上新的台阶,争取在某一学科取得决定性地位,真正实现与世界一流学科的对话。
纪校长最后说,人民大学的发展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期望,我们要处理好事业与荣誉的关系,增进与同行之间和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搞好自身队伍建设和学风建设,加强团结。只有全校上下风清气正,和谐协调,才有可能搞好学科建设,才有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有可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