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评价中心发布了2007年中国发展指数。前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玉庆,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李善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若恩等专家参加了会议。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出席发布会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袁卫教授主持发布会。学校科研处、宣传部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同时到会。来自新华社、中国新闻社、大公报、南方周末、科技日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瞭望东方周刊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前来报道。新浪网对发布会进行了网上直播。
中国发展指数是中国人民大学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成果,该指数综合测量经济、社会、健康、环保、教育等方面的地区发展状况和差异,体现了创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思想。 2007年2月26日,课题组首次发布了中国发展指数,对我国2004、2005年的发展指数进行了发布,此次发布的是2006年测算结果。
纪宝成校长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在座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纪校长在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大学于今年年初首次对外正式发布的中国发展指数得到了中央领导机关的高度重视高度评价和专家学者的,此次发布会是人民大学第二次向社会公开发布中国发展指数的研究成果,经过一系列的改进,新的发展指数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公正,能够更好地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和要求。
纪校长说,在现代社会中,大学应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器”,作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中国人民大学,更要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研制并发布中国发展指数就是人民大学在服务社会进步,引领社会发展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尝试。纪校长最后说,希望通过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把中国发展指数做出特色,做成品牌,做出效果显著,形成一个科学的、公正的、完善的指标体系,办成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行有效监测和评价的重要工具,办成一项引领中国社会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事业。(全文链接)
中国发展指数课题组成员由人民大学统计学、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新闻传播学、政治学等领域的专家教授组成。中国调查评价中心组织袁卫、彭非、翟振武、金勇进、喻国明、张小劲、顾海兵、李路路、马中等多个学科的专家教授,对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了测算,得出上述研究成果。它对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并试图从社会与经济的综合发展来全面评价我国地区的发展状况和差异,对于我国当前倡导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中国调查评价中心副主任彭非详细介绍了RCDI2007的编制结果、指数的地区分类、动态变化研究以及均衡分析。中国发展指数(2007)由15个统计指标与健康、教育、经济(生活水平)和社会环境4个分指数分别测算编制而成,这些指标相互联系,各有特点,构成一个完整的中国发展指数。其中,健康指数包括出生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每万人病床数等指标;教育指数包括成人文盲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例等;生活水平指数包括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人均GDP、城乡居民年人均消费比、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等;社会环境指数包括城镇失业登记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人均道路面积、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省会城市API、人均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等指标。
彭非教授的报告最终得出了如下结论:
第一、北京、上海仍居首位。根据中国发展指数(2007)的测算结果,在我国31个省区中,总指数排序在前8位的省区依次是: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和广东,它们是我国社会与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总指数排序在后8位的省区分别是:陕西、安徽、四川、青海、云南、甘肃、贵州和西藏,它们是我国综合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的地区。
根据31个省区中国发展指数(2007)总指数得分和4个分指数聚类分析的结果,最终将31个省区划分为4类地区(按总指数得分大小排序):第一类(2个):北京、上海;第二类(7个):天津、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广东、吉林;第三类(12个):福建、内蒙、黑龙江、山西、湖南、湖北、河北、河南、海南、广西、重庆、新疆;第四类(10个):宁夏、江西、陕西、安徽、四川、青海、云南、甘肃、贵州、西藏。第一和第二类地区是我国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第三类地区处于我国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的中等水平,第四类地区是我国综合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
第二、山东、北京、上海的年发展速度最快,甘肃、广东和福建的年发展速度最慢。与首次发布的中国发展指数(2006)相比,全国31个省区中,山东北京上海的RCDI总指数年发展速度最快。甘肃、广东和福建的RCDI总指数年发展速度最慢。此外,RCDI年发展速度的快慢与省区发展水平的高低没有表现出线性相关的关系:第四类地区的安徽、四川、宁夏和第三类地区的湖南、湖北RCDI的年发展速度也相对较快。
第三、经济水平指数发展最快,社会环境指数的年发展速度最慢。四个分指数的年发展速度显示 :全国年发展速度最快的是生活(经济)水平指数,其他依次为健康指数和教育指数,而社会环境指数的年发展速度最慢。
健康指数年发展速度最快的前三个省区依次是:四川、黑龙江和青海;最慢的后三个省区依次是海南、北京和河北;年发展速度最快的前8个省区均是聚类在第三和第四类的省区;其中西藏健康指数年发展速度在全国31个省区中排序第六。教育指数年发展速度最快的前三个省区依次是:北京、上海和浙江;最慢的后三个省区依次是甘肃、西藏和河北;教育指数年发展速度较慢的省区还有内蒙古,在全国31个省区中排序为倒数第四。生活(经济)水平指数年发展速度最快的前三个省区依次是:西藏、天津和上海;最慢的后三个省区依次是重庆、贵州和黑龙江。社会环境指数年发展速度最快的前三个省区依次是:山东、宁夏和湖南;最慢的后三个省区依次是福建、浙江和云南。
从RCDI分指数来看,全国年发展速度最快的是生活(经济)水平指数,其他依次为健康指数和教育指数,而社会环境指数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说明地方的工作力度侧重不同,还应加强对社会环境发展的关注和工作力度。
课题组成员喻国明教授、翟振武教授、金勇进教授、顾海兵教授还分别就“中国发展指数(RCDI)之于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的比较优势与社会价值”、“性别平等与社会发展”、“万元GDP能耗降低20%目标形势严峻”、“降低能耗的对策分析”等专题进行了论述。
到会的四位专家学者分别发言并提出建议。前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玉庆认为中国发展指数的发布对于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非常有意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李善同认为这一指数体现了科学性与现实性的结合、综合性与重点领域的结合、连续性与时代性的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国情和科学发展观精神,为各省发展和决策提供了指导意义,对区域协调发展内涵的界定也提供了指导意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若恩认为中国发展指数的发布作为非政府性质的评价体系具有客观性的特点,希望人民大学能够继续努力提高这一体系的权威性;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认为中国发展指数具有必要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同时又对下一步的补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人民大学能够将指标体系做成品牌,形成系列,树立权威。
袁卫常务副校长最后表示,感谢与会专家学者提出的宝贵建议,这些建议将对我们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分析解释的思路,课题组将争取将中国发展指数体系进一步完善,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
相关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focus/2007zgfzzs/index.shtml
媒体报道:[南方周末]2007中国发展指数发布 13个省区城乡差距拉大
[中新社] “中国发展指数(2007)”公布 京沪遥遥领先
[京华时报]07中国发展指数公布 北京健康指数全国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