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上午,第十二届(2008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暨庆祝《中国证券报》创刊15周年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资本市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新华社副社长鲁炜、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吴晓求等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论坛由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中国证券报》社、上海重阳投资有限公司、《资本市场》杂志社共同主办,人民大学副校长冯惠玲主持。
开幕式上,《中国证券报》社长兼总编辑林晨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向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和学者表示衷心感谢,并预祝本次论坛成功召开,由衷希望各位来宾畅所欲言,贡献各自的宝贵智慧,站在全球视角,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出谋划策。
纪宝成校长在致辞中说,中国资本市场论坛迄今已经举办了12届,12年来,在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等领导部门的关怀下,在中国人民大学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科和金融学科的支撑之下,在人大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的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在《中国证券报》和国内外著名金融机构的大力帮助下,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已经发展成为在学界和业界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论坛。相信经过各位专家、学者的深入研讨,必将取得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他同时表示,伴随中国宏观经济未来长期的良好增长态势和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水平的稳步提高,中国资本市场必将更快地融入全球经济,更进一步为中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和建立现代金融体系做出贡献,中国资本市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蒋正华副委员长发表了主旨演讲。他对论坛的胜利召开表示祝贺,并肯定了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的贡献。他说,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们不仅要从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待资本市场,更要从国际竞争的现实来规划资本市场的发展。我们要提高发展资本市场的自觉性,充分认识其紧迫性,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来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推动中国尽快实现向资本强国的转变。为此,第一要坚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基本方针,继续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第二要继续加强资本市场监管,推动资本市场规律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以人为本,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必须以投资者为本。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必须成为资本市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证券监管部门,要把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作为监管工作的指导精神。
尚福林主席在主旨演讲中论述了推出金融期货、金融脱媒、扩大直接融资、境外公司境内上市、次债危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投资者教育等方面问题。他着重强调了三方面内容:充分认识在全球化背景下拓展我国资本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功能的重要性;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顺应全球金融市场格局新的变化,积极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创新。
鲁炜副社长阐述了中国媒体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中所发挥的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并指出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相比,还存在的“三个不适应”。
吴晓求教授在主题演讲中指出,中国经济已经开始与欧洲、美国并存,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他谈到,其原因有四:首先股权分置的成功对于近两年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第二是2006年5月份启动的海外蓝筹股的回归,极大地提升了资本市场的价值,加快了资本市场的发展步伐;第三是流动性的冲力,实际上也推动了中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的改革;第四是理性的成长使业绩有了大幅增长。从这四个方面来看,这两年的资本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开幕式之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资本市场与大国金融博弈”、“政策重心:从需求管理到供给管理”、“畅想2008:市场将如何演绎?”等模块进行了热烈的互动演讲和学术讨论。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赵锡军教授最后为论坛致结束语。
(编辑: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