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近日在京隆重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人大代表纪宝成、王利明、郑功成、郭国庆、戴玉忠和全国政协委员程天权、赵启正、徐庆平、汤维建、孙萍等发表的积极建言献策,受到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
3月5日,《北京晨报》发表题为《人大校长纪宝成:“老代表”的新活力》的文章指出,纪宝成校长“曾在人代会上四次提交议案促进传统节日设为法定节假日,这一议案的基本实现今天已经影响了13亿人的生活;他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回归A股’、教育投入应达到法定标准等建议每年都成为两会争先关注的焦点,并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报道称,对纪校长今年“在教育、经济、民生、人口等熟悉的领域提出更多新建议”充满期待。3月6日,纪宝成校长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表示,应像设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一样,国家可设立最低生均拨款标准。3月7日,《新京报》、中国经济网分别报道了纪宝成校长关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改革的有关论述。
3月4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制度建设和创新——拓展神州新天地》的文章,引述全国政协委员、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观点:“改革开放促使我们进行制度建设和创新,而制度建设和创新又催生了改革开放的累累硕果,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改革开放成果都离不开各个领域的制度建设和创新。”3月4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开幕侧记》的文章,程天权书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提出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要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战略,要为此建言献策”。
3月4日,新华网《代表委员回首过去5年三部民生法律》一文引述了全国人大代表、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利明教授的观点:“物权法是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基本法律。物权法始终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目的,关注民生,保护老百姓的切身利益。”3月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全国人大代表、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郑功成教授文章《“民生”成了流行语》。3月5日,《北京青年报》、中国网、网易等媒体也先后报道了对郭国庆、戴玉忠、孙萍等代表委员的专访消息。
(编辑: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