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OGI课题组和北京奥组委在明德楼12层第五会议室联合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总体影响评价2号报告》专家咨询审评会”。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倪宁教授、北京奥组委项目专家何家振先生、科研处处长杜鹏教授出席会议。会议由科研处副处长胡锦光教授主持。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教授、社会与人口学院冯仕政副教授、学生处副处长文书锋、公共管理学院姚永玲副教授等OGI课题组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巡视员康庆强、北京市体育局副巡视员牟达维、北京市发改委奥运办副处长钱平、北京市交通委研究室主任王兆荣、北京市统计局综合处处长夏沁芳、北京市民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梁艳、北京市环保局大气环境管理处项目官员刘欣先生应邀与会。
奥运会总体影响评价(Olympic Games Impact, 简称OGI)项目是由国际奥委会设立、北京奥组委领导实施的大型科研项目。该项目旨在评价奥运会对北京在环境、社会文化和经济领域的影响。课题最终成果将作为奥运会官方总结报告的第四部分于2010年提交国际奥委会。由于在北京评价奥运会筹办和举办全过程的全面影响在现代国际奥林匹克历史上尚属首次,因此这项研究评价工作具有开创意义。2003年,北京奥组委经公开招投标选择中国人民大学为OGI项目的牵头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随即组建OGI课题组。课题组由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教授担任执行首席专家。社会与人口学院冯仕政副教授任学术总监,学生处文书锋副教授任行政总监。课题组成员由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法学院、新闻学院、统计学院、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和学生处的专家学者组成。
2005年,OGI课题组向国际奥委会提交了《北京奥运会总体影响评价1号报告》,其中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奥委会主管官员的高度肯定。根据OGI项目工作计划,2008年一季度,课题组将向国际奥委会提交《北京奥运会总体影响评价2号报告》(以下简称《2号报告》)。《2号报告》自2006年12月份即着手筹备,从2007年2月份开始, OGI课题组全体成员为报告撰写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课题组先后于2004年和2007年在北京组织开展了两次样本规模超过2000户的入户调查;2007年还进行了样本超过1000人的电话调查,收集到了丰富的数据和资料。经过数月的起草,4轮内部审评和2轮外部审评,最终形成供专家咨询会讨论的《2号报告》版本。
会上,校长助理倪宁教授首先致辞,他代表学校感谢北京奥组委对中国人民大学的信任,感谢北京市有关部门对OGI项目长期的关注和支持。我校自承担此项目以来,始终非常重视,学校许多院系和单位的同志都投入到了这项为北京奥运会做贡献的光荣任务中来。今天特别针对OGI项目的一个中期成果召开咨询会,既是向有关单位做一汇报,也是诚恳地希望与会专家对报告、对我们的科研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并请大家继续支持OGI项目下一阶段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OGI课题组执行首席专家邹骥教授介绍了《2号报告》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邹骥教授从项目概况、方法学、技术路线简述、环境影响、社会文化影响、经济影响、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等7个方面向与会者介绍《2号报告》。同时他指出,在2008年,课题组将紧紧抓住举办奥运会的关键时机,全面开展与赛事有关的数据采集工作,并将有关研究进一步深入下去。
随后,来自北京市各个相关单位的专家和负责同志先后发言。他们对《2号报告》体现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中国人民大学OGI课题组的研究做得很扎实、务实,具有开创性。报告数据丰富,内容全面,重点突出,较好地反映出奥运会对北京市在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课题组在研究工作中积累的研究经验、开创的方法学很有借鉴意义和学术价值,并就《2号报告》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建议。OGI课题组成员就会上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最后,北京奥组委项目专家何家振做总结发言。他认为,中国人民大学OGI课题组在这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研究工作中锐意进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不断探索出有价值的研究方法,付出的辛勤劳动是有目共睹的,取得的成绩是十分突出的。随着OGI研究的不断进行,课题组对奥运会影响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入。希望OGI课题组能够将后续的研究做得更好,也希望北京市各委办局对OGI研究继续给予关注和支持。
(编辑: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