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晚,以“我们与奥运一起走过”为主题的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八周年纪念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人文奥运研究中心主任冯惠玲教授,北京团市委副书记王粤,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金元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郑水泉,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副处长杨燕萍,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娜、葛晨虹、李树旺、宋小荣,各课题组专家代表和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成立八年来的20余名志愿者代表出席大会。会议由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金元浦教授主持。
会议首先播放了纪录片《我们与奥运一起走过》。记录片从课题研究、决策咨询、科研成果、举办会议、人文奥运宣讲团、国际(港澳台)交流、奥林匹克图书信息中心、网站建设、开展活动和社会反响等方面阐述了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八年来与奥运一路走过的光辉历程。片中提到: “八年来,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始终与北京同呼吸,与奥运共奋进,孜孜不倦地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传播奥林匹克文化,推广奥林匹克教育,成为了政府得力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为成功举办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和一届‘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残奥会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冯惠玲副校长在纪念大会上首先发言,她对到会的诸位老师和志愿者表示欢迎,并介绍了人文奥运研究中心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称号的基本情况。冯惠玲副校长强调,人文奥运研究中心获得的这个荣誉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因为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是300多家获奖单位中唯一的一家学术研究机构。冯惠玲副校长谈到,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八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源于四个合作:一是,面向需要,与主管部门密切合作;二是,交叉融合,多学科学者的通融合作;三是,开放运行,与国内外奥运学者的广泛合作;四是,项目负责,几代志愿者的全力合作。冯惠玲副校长指出,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是一个有激情、有责任感的团队,也是一个有水平、有能力的团队。几代的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团队用心经历、全程参与、倾心付出,奉献北京奥运会,最后获得了丰富的收获。冯惠玲副校长还表示,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将继续进行后奥运研究,将科研成果继续服务于社会,并呼吁“我们的工作还没有结束,我们还将一起走下去”。
席间,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致电祝贺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成立八周年,并问候到会的老师和志愿者。
接着,北京团市委副书记王粤发言。她谈到,人文奥运研究中心起到了搭建平台、培养人才和传承文化的作用。她感谢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曾经对她的培养,从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收获的经历和经验使得她能更好地在团市委开展奥运相关活动。王粤副书记指出,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给了政府办公和行政体制改革的一次良好机会,高校研究单位应该而且有能力作为第三方对这个改革起到推动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郑水泉在纪念大会上发言。他对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所取得的荣誉表示衷心祝贺,对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的老师和志愿者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感情的投入和工作的细致表示敬佩,郑老师同时建议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应将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推广,期待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副处长杨燕萍,人文奥运研究中心魏娜、葛晨虹、李树旺、宋小荣、廖菲、钟新、胡百精、徐拥军、唐丹、曾繁文等研究人员及学生志愿者代表一一发言,分享了自己在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的收获和感动。大家表示将继续努力,一如既往地参与和支持中心的各项工作。
最后,冯惠玲副校长为老师和志愿者们一一颁发了纪念品并合影留念。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八周年纪念大会在喜庆、祥和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编辑:周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