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下午,第三届校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暨新年茶话会在明德主楼召开。校领导纪宝成、程天权、袁卫、马俊杰、陈雨露出席会议,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刘大椿、郑功成,委员刘向兵、刘向东、何光沪、李湘、李景治、陈先达、周淑真、易丹辉、郑保卫、徐庆平、顾海兵、黄卫平、曾宪义、彭和平、董克用、郑品石以及校研究生会主席、校学生会主席参加会议。校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程天权主持会议。
会上,纪宝成校长简要通报了学校2008年的主要工作和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探索性问题。他指出,学校定位、发展规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提升国际性是学校面临的长期的战略性问题。随着学校事业的不断发展,要进一步探索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办学模式,扩大办学空间;对于与学校规模、空间定位相结合的学科结构问题,希望理工学科在新一年能有较大的发展。纪宝成校长说,进入新世纪以来,人民大学的学科建设取得巨大发展,在新的一年要继续巩固优势学科,大力加强人文学科,适当发展理工学科,注意“全面提升、重点突破、强化优势”,不贪大,不求全,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大为、有小为,走内涵提高为主之路,走特色办学强校之路,同时还要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思路。
纪宝成校长强调,要用制度来吸引和留住人才,适当扩大师资数量,优化教师结构,建立拔尖人才和创新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为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要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为教师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随着全面提升国际性作为战略问题提上发展议程,学校将在2009年迈出提升国际性的实质性步伐,为教师、学生创造更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条件,努力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大幅提升学校的国际地位和学术影响力。
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刘大椿、郑功成,委员顾海兵、何光沪、李景治、周淑真、李湘、刘向东、校研究生会主席、校学生会主席分别发言,围绕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平衡问题、理工学科的发展问题、社会科学领域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问题、提升国际性的细化指标问题,港台校友会的建设与发展问题,以及校园建设、加强数学与英语基础学科建设、学生活动等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
程天权书记作了总结讲话,感谢各位委员的真知灼见,并就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中央有关会议精神作了分析解读。程天权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人大学者应有学术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既要看到我们国家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形势,又要研究多种可能的步伐和机会。近年来,学校高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旗帜,取得了巨大成绩,也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新的一年,要全面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以鼓励并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建设,实现新的发展。
会议增选蓝志勇、倪宁为校务委员会委员。蓝志勇教授是美国公共管理学界的杰出学者,在中国大陆赴美学者中首位在美国公共管理学界获得正教授资格,曾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众多影响广泛的学术成果。倪宁教授现任图书馆馆长,兼任文化科技园管委会副主任,曾任校长助理、学生处(部)部(处)长、武装部部长。
(编辑:叶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