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至7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国际顾问委员会第七次年度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首先进行了委员换届,换届大会由商学院党委书记黄江明主持。第三届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增加至33人,委员会聘请袁宝华同志继续担任商学院第三届国际顾问委员会名誉主任,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党组书记傅成玉担任第三届国际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为与会委员颁发了聘书。
刘伟校长代表学校对商学院国际顾问委员会2016年度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向委员们对人民大学商学院的鼓励和支持表示感谢。刘伟校长表示,国际一流的商学院需要国际一流的顾问委员会,国际顾问委员会是商学院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院国际性的重要支柱和资源。他高度肯定了“最懂中国管理的商学院”新定位,并希望在新形势下,商学院要深刻分析学院发展的新定位、把握新机遇,一定要把委员们的意见、建议落实到工作中,以创新应对挑战,找到突破口,形成人大商学院特有的竞争优势。
商学院院长毛基业向委员们作了2015—2016年商学院情况综合报告。毛基业院长回顾了学院概况、近几年主要进步、当前市场变化举措等情况,并提出商学院的最新定位是“成为最懂中国管理的商学院”。随后,毛基业院长报告了学院在新形势下的主要变革措施,包括硕博项目改革、师资制度改革、EMBA和EE应对及学院新战略性项目——“理解中国“高端培训项目、MBA团队行动(TAP)项目等。他向各位顾问委员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并期待新一届国际顾问委员会继续一如既往地关心商学院的发展,提供思想的火花和源泉,表示今后商学院仍将以创新应对挑战,不断增强学院发展后劲,为成为最受尊敬的世界一流商学院而不懈努力。
商学院副院长刘晓梅、党委副书记叶康涛分别就商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科研战略等工作,向委员会作了详细汇报。
在定向发言环节,新加坡管理大学校长Arnoud De Meyer和斯坦福大学国际发展中心主任Nicholas Hop结合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就商学院创业创新教育作了主旨演讲。
国际顾问委员们还对商学院最新战略项目——“理解中国”高端国际培训项目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换意见,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各位委员对商学院在过去几年特别是2015年取得的突出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学院的工作汇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建议。委员们高度认同商学院“成为最懂中国管理的商学院”的新定位和相关新战略性项目,对学院的未来发展寄予了期望。
本次国际顾问委员会年会由傅成玉主任主持。
为进一步加强商学院与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的合作,结合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中国工商管理教育发祥地的优势,人大商学院近期拟开办“高层次工商管理项目—管理学博士(DBA)”,旨在提升学员的实际管理能力,引导高级行政人员成为“学者型领导”,培养各行业的管理精英和领袖。借此次年会举办之机,和相关合作机构就项目开发签署了合作意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