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首届全国高校校报评估总结表彰暨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时间:2012.07.26

7月9日,全国高校校报评估总结表彰暨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维凡,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副司长朱伟峰出席,全国高校校报负责人300余人参加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理事长程天权作了题为“弘扬学术、办报育人,更好地服务于校报事业发展大局”的报告。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方延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理事长郑水泉分别主持会议,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第四届秘书长侯衍社代表秘书处作了财务工作报告。

会议下发了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关于转发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全国高校校报评估总结报告〉的通知》的文件,总结了2008 ~ 2009年度全国高校校报评估工作,对54家获得“全国高校优秀校报”荣誉的高校进行了表彰;通报了2008年“全国高校校报好新闻”评选情况;通过了第四届常务理事会工作报告和财务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会。在大会上,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特别设立了“校报协会突出贡献奖”,对21位离任的第四届常务理事和负责同志进行了表彰。会上,由第四届常务理事会组织编撰的《中国高校校报史略》一书也正式发行。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她指出,长期以来,教育部高度重视和支持高校校报的建设和发展。高校校报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高校党委对校报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校报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校报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高校校报已逐步发展成为互联网、多媒体相融合的新闻媒介,高校校报协会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李卫红副部长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校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抓住机遇,大力宣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校报工作要着眼于高等教育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这个大局,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的能力和水平,努力营造有利于学校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二是更好地发挥校报功能,推动校报工作上质量、上水平,不断提高高校校报的整体实力、综合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三是要积极推进高校校报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和工作机制创新,统筹规划学校校报、刊物、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的共享。高度重视新媒体对高校校报事业发展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不断提高高校校报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四是要加强高校校报队伍建设,加强校报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五是要加强党对高校校报工作的领导,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切实研究并解决高校校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六是要充分发挥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的作用,把高校校报协会办成一个更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群众性组织。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程天权代表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到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程天权书记总结了第四届理事会五年来所作的主要工作,第一,组织开展了首次全国高校校报评估工作,评选出54家首届“全国高校优秀校报”。第二,开辟了高校校报历史梳理、学术研究的拓荒之路,编写出版了《中国高校校报史略》。第三,组织了19所高校的21名优秀学生记者赴韩国采访,成为首批迈出国门、在境外采访的大学生记者团。第四,开展“好新闻”、“好论文”的评选,举办校报业务专题培训班,推动高校校报质量的提升。第五,充分履行协会“联谊、沟通、服务”的重要职责,加强协会自身建设,扩大了协会的影响。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是国家一级协会,是全国高校校报工作者参加的全国性学术团体,接受教育部社政司的业务指导和国家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的监督管理。协会开展校报工作信息和经验的交流、组织学术研讨和业务培训,沟通校报与有关领导部门的联系、反映会员意见和要求,编辑出版有关报刊、书籍和学术资料,参加国内新闻出版团体的业务活动,积极开展高校校报的国际学术交流和新闻报道、科技信息、工程咨询、工程设计等方面的服务。2005年9月,在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当选第四届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理事长。与此同时,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成为第四届高校校报协会秘书处,党委宣传部部长郑水泉当选为副理事长,时任校报主编侯衍社当选为报协秘书长。

(编辑:徐晶晶)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