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和国家示范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的2015年“教学管理工作坊”第三讲举行。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教授、院校评估处处长刘振天为中国人民大学教务管理人员就“加强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展开培训,各学院本科教学副院长、本科教学秘书、教务处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教务处副处长兼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田宏杰主持培训。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洪大用出席会议并指出,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涉及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领导精力、经费投入、教师和教学资源对学校人才培养的保障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方方面面的指标。举行这样的培训,直接来讲是为了迎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通过培训,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政策性的讲解,使大家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执行评估的要求。实际上,这项工作也是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日常工作之一,即在对教师、助教开展教学培训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促进管理教学能力的发展。最重要的是,此类培训工作是学校教学系统内部质量体系建设的常态内容,是落实“管、办、评”分工,保障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常规措施,今后将更加制度化。洪大用副校长要求各院系主管院长、教务秘书积极参与进来,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精细化的有效管理,切实保障我校教学质量,稳步推进本科教学综合改革,扎扎实实落实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
在主题讲座环节,刘振天处长首先从宏观的角度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并逐渐迈向普及化,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具体表现为:规模与结构之间的矛盾突出、教育带来的公平问题矛盾突出、规模与质量之间的矛盾突出。在这些问题中,刘振天处长认为,最紧迫需要解决的是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曾多次提出,提高质量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通过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从而改善结构、促进公平。目前,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开展高等教育评估。刘振天处长认为,通过评估,可以促进高校建规立制,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教育部要求,在2014年至2018年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刘振天处长表示,本轮审核评估与此前本科教学评估不同,是“五位一体”的评估,即集学校自我评估、外部评估、专业评估、数据常态监测、国际评估为一体,重点是要“用学校自己的尺子量自己”。刘振天处长为审核评估总结了几点要求:“一个坚持”,即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两个突出”,即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三个强化”,即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结合中国人民大学正在进行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刘振天处长建议,应按照“全员、全程、全面”的方针,建立“系统、刚性、常态”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教务处副处长旋天颖表示,通过第一轮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国人民大学“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的教育基本目标已经确立。“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深化综合改革方案”“双十条”等出台,为迎接审核评估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尽管学校各项工作已取得长足进展,但对比评估的各项要求仍有不少差距,需要学校全体人员共同努力。
教务处副处长兼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田宏杰在总结时表示,随着高等教育管理由全能向有限转变,通过评估的方式促进高等教育由他律变自治是必然趋势。同时,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也要求评估由静态变为动态,注重解决质量问题。相信通过校领导的决策、全校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构建“中国最美好的大学本科教育”的梦想终将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