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延安儿女齐聚人民大学 《延安儿女的故事》《延安娃》首发式举行
来源:人大出版社
时间:2015.09.15

9月9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毛泽东同志逝世39周年之际,众多在延安出生和长大的革命后代齐聚一堂,共同庆贺《延安儿女的故事》、《延安娃》音像制品的出版与发行。

全国政协委员、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李东东,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希胜,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吴付来等出席并讲话。陈昊苏、谢绍明、乌可力、邢立统、左太北、张卓亚、谢飞、罗箭、邓晓岚、钱泓等近50位延安儿女的代表出席活动。首发式由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北京延安儿女联谊会会长胡木英主持。

首发式上,李东东,苏希胜,吴付来,《延安儿女的故事》主创代表涂塞中、蔡晓晴,《延安娃》主创代表金星,讲述人代表乌可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书记李永强等共同为两部作品揭幕。

x-3

揭幕

x-1

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北京延安儿女联谊会会长胡木英

李东东和苏希胜在首发式上致辞,向这两部制品的出版发行表示祝贺。他们特别指出,在全国上下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这两部制品的出版发行具有积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这些作品反映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老一代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高尚品格和情操,是研究中共党史的珍贵口述和影视资料。作品还反映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创造的重要精神——延安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对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必将起到积极健康的作用。

X-_DSC2010()

全国政协委员、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李东东

x-5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希胜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吴付来在致辞中强调: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发端于延安,因此在办学过程中一直将延安精神贯彻落实于教学实践,摸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办学体系。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这两部音像制品,让人们从一个侧面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世代相传的优良革命传统。要看清前方的路,就不能忘记走过的路,《延安儿女的故事》、《延安娃》里老一辈革命者对理想的追求、对信念的坚定、对生活的热情、对工作的执着以及奋斗献身精神对于当代青年学生有着很好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X-_DSC1879()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吴付来

《延安儿女的故事》、《延安娃》的出版发行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书记李永强介绍了两部作品的出版情况。他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多年来出版了许多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红色著作,“红色经典”已经成为人大出版社的一个重要品牌内涵。今年,人大出版社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主题,策划了一系列社会反响热烈、读者认知度高的图书和音像制品。希望通过这两部作品的出版,能够将在延安工作生活过的革命领袖和普通人民的故事广而告之,让这些故事感动更多的人,特别是现在的青年一代。

_DSC1904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书记李永强

《延安儿女的故事》、《延安娃》的主创代表涂塞中、蔡晓晴、金星讲述了这两部音像制品的拍摄初衷和过程。讲述人代表陈昊苏、谢绍明和谢飞分别讲述了参与录制《延安儿女的故事》和《延安娃》的感受。到场媒体与嘉宾积极互动,不少老同志还主动参与发言。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左太北、罗箭、邓晓岚、乌可力、谢飞、陈昊苏等延安儿女的代表继续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与媒体进行了深入交流。

 

_DSC1932 _DSC1952 _DSC1974

《延安儿女的故事》、《延安娃》主创代表涂塞中、蔡晓晴、金星

_DSC1983 _DSC2067 _DSC2090

《延安儿女的故事》、《延安娃》讲述人代表陈昊苏、谢绍明、谢飞

x-10

《延安儿女的故事》、《延安娃》是两部关于延安生产、生活的口述历史作品,从拍摄构思到迄今出版经历了十年时间。在漫长的资料搜集过程中,制作队伍走访了北京、西安、延安等地,甚至还远赴俄罗斯。两部作品涉及的讲述者近200人。在制作期间,部分亲历者、受访者已故去,可以说《延安儿女的故事》和《延安娃》是抢救性的纪实资料。

x-11

其中,《延安儿女的故事》是由124个革命者后代共同讲述的一部关于国与家题材的优秀的口述历史作品,通过延安儿女的讲述,还原了革命战争年代父辈的真实故事,将老一辈的优良革命传统和大无畏的革命奉献精神逐屏展示。很多故事平凡而琐碎,但正是这些生活中的细节构筑了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老一代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高尚品格和情操。《延安娃》走访了延安中央医院医护工作者、曾经接受过中央医院护理的老同志以及和出生在延安的“娃娃”们,通过他们的回忆,讲述了金茂岳、侯建存、郁彬等老一辈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中,克服困难、创建医院、接生孩子、拯救生命的历史经过。这两个影像作品从生活化的角度表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生动鲜活,可视性和感染力较强,是关于党史研究、延安精神学习的宝贵资料。

编辑:裴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