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中国能源国际合作报告2012/2013》发布会暨中国能源国际合作二十年研讨会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CIEESS)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承办。研讨会以中国能源国际合作二十年为契机,探讨了中国能源国际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未来能源国际合作的模式,以及国际能源治理的再构建三个议题。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教授出席了会议并致辞,国内来自专业研究机构、政府、企业的能源专家参与了议题的讨论。塔吉克斯坦驻华大使、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驻华使馆参赞、英国驻华大使能源顾问、英国帝国大学尼尔教授、伊拉克驻华使馆馆长、挪威驻华使馆能源高级顾问、香港特区政府机电工程署副署长以及俄石油前驻华代表、道达尔中国区总裁和挪威国家石油公司驻京代表等境外能源官员、企业代表也出席并参与讨论。
与会者纷纷对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国内外能源专家学者更是对如何构建新的能源国际合作体系建言献策,为中国能源国际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智库支持。此次会议,可以说是一次关于中国能源国际合作的一次国内外大聚会。
靳诺书记在开幕致辞中对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的各位专家、领导表示了感谢,并指出这次研讨会是人民大学继去年12月份在上海和苏州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国际会议暨分布式能源论坛”、今年3月份在北京举办“北美能源独立对中国的影响”人大——牛津圆桌会议之后,举办的又一次重要的国际性会议。新一届政府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新理念,提出了构建美丽中国的梦想,这将有助于中国尽快走上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与“清洁发展”的道路。同时也对我国能源的国际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成立十年来在举办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国际能源合作报告,承担国家有关部委的科研项目,以及开展能源研究的国际合作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靳诺书记还指出中国人民大学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始终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研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重大问题,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当前,学校已经把“思想库”建设上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希望通过学科知识与研究课题相结合,将跨学科的专家和研究团队结合起来,对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和深度研究,以达到“服务政府决策、引领社会思潮、营造跨学科研究氛围”的目标。
会前,靳诺书记还会见了塔吉克斯坦大使阿利莫夫先生,双方进行了友好的交谈。阿里莫夫大使表达了对中塔以及中亚其他国家之间战略合作的良好预期,认为前不久习主席出访中亚地区时将该地区明确为中国外交战略的优先方向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靳诺书记还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李永强社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陈岳教授一起对《中国能源国际合作报告2012/2013》进行了揭牌仪式。此次会议得到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参考报、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中国科学报、人民网、光明网、搜狐网、新浪网、和讯网、俄罗斯Interfax等国内外三十多家媒体的宣传和报道,受到业界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