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2013中德作家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来源:文/校报 杨默 文学院 图/图片与视频中心 罗豫伟 文学院 张文浩
时间:2013.09.09

9月2日,“2013中德作家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举行,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中国出版集团对外翻译公司和柏林文学论坛联合举办,旨在进一步扩大和推动中德文学和作家交流。来自中、德两国的几十位优秀作家以“全球化时代文学的使命和作家的责任”为主题,深入探讨了两国当代文学、文化现状。

中国作家刘震云、阎连科、劳马、张悦然、金仁顺、方方、李洱、徐则臣,德国作家马塞尔·巴耶尔、尤迪特·库卡特、舍尔克·法塔、布尔克哈特·施皮嫩、罗伯特·辛德尔,文学院院长孙郁教授等出席论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程光炜教授、张永清教授、朱冠明副教授和众多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多家主流媒体参加论坛。

“技术、交流与变化”主题单元讨论由孙郁教授主持。

11

图为马塞尔·巴耶尔、刘震云、尤迪特·库卡特以“技术、交流与变化”为主题展开讨论

马塞尔·巴耶尔表示,在技术全球化的今天,他赞成用不同媒介展现思想,通过电影、文学表现世界的做法。文学院教授刘震云认为,“自由”是相对的,常常存在着文学被政治扭曲的情况,他强调“文学最亲密的伙伴是生活”,从生活出发,作家可以通过其作品完成“熟悉与陌生之间的转换”。尤迪特·库卡特以强调“陌生感”的重要性对此给予回应,她认为“陌生的东西继续陌生才正确,理解容易产生误解”。在自由讨论过程中,刘震云就小说、戏剧、电影、生活的关系阐释了自己的观点,现场听众就“如何把与小说相异的因素体现在小说中”、“中国与德国对于戏剧重视程度不同的原因”也提出了见解。

北京大学德语系主任黄燎宇教授主持“侨移与艺术创造”主题单元讨论。

22

图为舍尔克·法塔、张悦然、金仁顺以“侨移与艺术创造”为主题展开讨论

朝鲜族作家金仁顺和大家分享了尴尬的身份境遇,她认为,这一种尴尬的身份使她获得了与众不同的边缘视角,有益于创作。在创作中关注中东地区的舍尔克·法塔强调,真正决定作品的不是作家的身份而是使用的语言和表达的方式,文学作品总与语言的根源连接。文学院教师张悦然以自己在新加坡留学的真实经历表达了关于移民和文学之间关系的看法,她认为,作家与环境之间的摩擦使作家产生警觉感,从而激发作家的创作灵感。在自由讨论环节,三位作家就“民族性”问题展开了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程巍主持“间离与理解”主题单元讨论。

33

图为方方、布尔克哈特·施皮嫩、李洱以“间离与理解”为主题展开讨论

方方从在偏远地区拍摄纪录片的经历出发,强调文学应该关注个体的生存方式和感受方式,关注弱势者及其痛感。布尔克哈特·施皮嫩结合自己在异国的旅居感受和兔子过马路的小故事,说明语言差异对理解沟通造成了几乎无法克服的障碍。李洱认为,文学中全球性与本土性的关系不是对抗性的,而是共生的,应该共时性地吸收各种文化,并在此过程中激发对本土性的认识。随后,三位作家围绕不同文化沟通的可能性、文学的全球性与本土性等问题与主持人和现场听众进一步探讨。

“诗歌的艺术”主题单元讨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叶隽主持。

44

图为阎连科、罗伯特·辛德尔、徐则臣以“诗歌的艺术”为主题展开讨论

徐则臣认为,现下快餐式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让读者对经典文学的接受和理解产生抗拒,经典在顺应和引领时势的同时,也做着与时势反方向的运动。罗伯特·辛德尔结合自己一首题为《找到一个语言——论哀伤的回忆》的诗,阐述了对“使不可见成为可见”问题的理解。文学院教授阎连科强调了“作家无法摆脱的地域性”,他认为文学创作的材料就在我们身边,要发掘本土性的文学源泉,同时进一步阐发了对于文学的世界性与地域性的理解。三位作家围绕快的时代与慢的生活、世界性与民族性等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并回答现场听众提问。

文学院教授、作家劳马致闭幕词,劳马在致辞中从作家的责任出发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学的发展予以回应。

55

他认为,作家的责任不是外在的要求,而是内在的理性自觉和自律,在全球化背景下,作家的时代印记更明显,而地域特征逐渐模糊,我们彼此的命运更加息息相关。作家应继续真诚地进行写作,做好属于自身分内的事情。“责任是衣服上最后的那颗纽扣。作家既可以是这颗扣子,也可以是解开这颗扣子的人。他维系的是尊严,解开的是生命和生活所必需的真实”。

“2013中德作家论坛”于9月1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幕,历时两天。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德国驻华使馆文化部公使薄瀚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柏林文学论坛主席乌尔里希·雅内茨基为开幕式致辞。在当天的论坛活动中,莫言、贾平凹、毕飞宇等中国作家就“全球化时代的文学”、“责任与自由”、“家园与乡愁”等主题与德国作家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相关链接:

[北京日报]2013中德作家论坛开讲 中国作家放下身段掏心窝子

[北京CN]2013中德作家论坛开讲

[中国作家网]2013中德作家论坛开讲

[中国网-资讯中心]中德“大牌”作家:文学须坚持与众不同的东西

编辑:浩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