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下午,北京市社科规划办重大项目“人文北京行动计划研究”阶段性成果汇报暨专家意见征询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人文北京研究中心主任冯惠玲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人文北京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郝立新教授,人文北京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娜教授、葛晨虹教授,人文北京研究中心刘凤云教授、陆益龙教授、杨宏山教授、徐尚昆博士等参加了会议。
首都精神文明办巡视员尹学龙、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副主任李建平、北京市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崔新建、北京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贺亚兰、北京市教委科研处处长、学位办主任赵清、北京市社科规划办编辑部主任赵晓伟、北京市社科规划办规划处副处长肖士兵同志等专家莅临座谈会。
座谈会由郝立新教授主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人文北京研究中心“人文北京行动计划研究”项目组成员回报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并提出目前存在的困难和局限。
冯惠玲副校长就“人文北京行动计划研究”的整体框架,向与会嘉宾作了介绍,大致汇报了该研究项目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刘凤云教授从理论的角度,汇报了人文北京行动的意义,并重点阐释了人文北京的核心理念“一个核心、四个发展”。徐尚昆博士汇报了该研究项目的推进和实施过程。主要从人文奥运成功经验带给人文北京建设的启示、人文北京实现路径的设计思路、人文北京实现路径规划、人文北京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建设四个方面进行介绍。陆益龙教授从“人文北京”的理念及其内涵、人文发展指数、民生建设、城市文化建设、城市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人文北京”建设的反馈及建议等方面汇报了“人文北京”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在意见征询部分,与会嘉宾对该项目已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并就这一研究项目的相关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李建平主任提出了几方面的希望:对当前有关人文北京的观点、理论需进行详细的梳理、深化与丰富;积极结合北京实际,如北京的首都特点、文化中心特点、基层社区、市民素质等来推动这项研究,最好用具体的案例来进行剖析,提高项目研究的亮点;研究过程中要紧扣题目,加强宣传。崔新建副书记从“人文北京”的知性层面和认知度层面提出意见,并就“人文北京”如何渗透进入基层、持续为生活常态、转化为机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还提出了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矛盾和难点。
冯惠玲副校长在总结发言阶段对与会嘉宾表示感谢。冯惠玲副校长认为专家意见征询会在理论着眼点和实践落实点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收获,专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对于该项目研究打破局限、开阔思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座谈会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人文北京行动计划研究”是由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委托的重大攻关项目,该项目是北京市规划办第一批重大项目之一,目前已取得相关科研成果,《北京晨报》、《北晨网》、《CHINA DAILY》、《凤凰网》等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相关报道。
(编辑 杨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