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专家学者共议“先秦法文化研究的新视野与当下学术研究之探索”
来源:法学院
时间:2012.12.29

12月22日,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委员会、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隆重召开。本次学术年会由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委员会、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承办,会议主题是“先秦法文化研究的新视野与当下学术研究之探索”。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共120余人参加了此次年会,其中有十几位对法律文化研究具开创之功的老一辈学者,有正处研究鼎盛时期的中年骨干,也有业已取得丰硕成果的青年才俊,大家共同见证了新时期法律文化学术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况。

大会分为主题发言、专题发言、分组交流研讨、小组代表汇报发言四个单元。上午的会议第一单元“主题发言”,由程天权教授和冯玉军教授主持,杨一凡教授、高恒教授、谷春德教授、郭成伟教授、韩延龙教授、刘海年教授、沈厚铎教授、杨鹤皋教授、张希坡教授、蒲坚教授先后发言。会议第二单元“专题发言”阶段,由张中秋教授和谢晖教授主持。李瑜青教授、春杨教授、苗延波教授根据自己提交的会议论文先后发言。


下午的会议第三单元“分组交流研讨”阶段,共分为四个小组。各个小组围绕“先秦法文化研究的新视野与当下学术研究之探索”展开充分、深入的讨论。会议第四单元“小组代表汇报发言”阶段,由林明教授和张仁善教授主持。陈新宇副教授、尤陈俊助理教授、邓建鹏教授、张龑副教授先后对本组的发言情况作了总结汇报。



在晚上的会议闭幕式上,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范忠信教授对大会进行了学术总结。他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概括:第一,针对这次会议的新风格、新特色、新会风,范忠信教授认为,今天开会更像学术会议,更轻松、更活泼、更思想生动,更体现人文精神,没有桌签,没有庄严的主席台,这是一个好风格、好风尚;第二,针对本次年会主题“先秦法文化研究的新视野与当下学术研究之探索”的选题,他认为对当下中国的法治建设很有意义。



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马建红、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姜栋宣读增补常务理事名单。马建红秘书长代表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委员会对为本次年会付出巨大努力的人民大学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并就增补理事、常务理事事宜作出说明,宣布增补山西大同大学的张晓永教授为执行副会长。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姜栋就增补理事、常务理事事宜作出说明,并宣布增补北京联合大学张连城教授为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执行副会长。之后,大同大学的张晓永教授、北京联合大学的赵卓教授分别代表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下届年会的主办方致辞,并向各位学者发出诚挚邀请。



最后,中国法律史学会秘书长张少瑜教授致闭幕辞。他首先代表中国法律史学会向会议表示祝贺。张少瑜教授指出,本届年会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会议。他向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的武树臣教授和马小红教授表示感谢。张少瑜教授希望各位学界同仁继续勤勉努力,共同完成所担负的任务和使命,把中国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文化中最有价值的内容与理念挖掘出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奠定基础。



本次年会体现了对学术规律的尊重,学术自由、平等的原则。这种对学术会议以“学术为本”的会议风格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