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纪念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制度实施20周年会议暨《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首发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伊志宏应邀出席并致辞。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领导,全国社会科学领域博士后研究人员、合作导师和管理人员共500余人参加会议。
伊志宏副校长介绍说,中国人民大学是社会科学领域最早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十三个单位之一。1992年以来,已相继设立了法学、理论经济学等18个博士后流动站,涵盖学校全部10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二十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综合研究优势和前沿研究特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博士后科研人员。
伊志宏副校长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博士后培养和管理制度:将博士后纳入人才战略和规划中,与学科建设和选留青年教师相结合;完善校、院二级管理机制,发挥院系主体性和自主性,提高博士后管理水平;强调创新、鼓励原创、注重精品,全面提高博士后的学术水平;健全服务体系,解决博士后工作、生活的后顾之忧;深化拓展企业博士后制度,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未来中国人民大学将在坚持协同创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坚持质量导向、坚持国际视野、坚持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继续努力,全面提升博士后的培养质量、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和水平,为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
大会还举行了《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首批成果首发揭幕仪式,首批入选文库的19部学术成果是从100余部书稿中经严格评选择优推出。人民大学吴春岐、胡德宝、向延平三位博士后的专著入选。该文库是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社科院联合打造的学术平台,代表着该领域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最高研究水平,旨在集中展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博士后的优秀研究成果,扩大博士后群体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