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中国就业研究所举办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就业季度分析会
来源:劳动人事学院
时间:2012.10.18

10月14日,中国就业研究所在中国人民大学求是楼347会议室举办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就业形势分析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业和收入分配司胡德巧副司长,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尹建堃副司长,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彭勇涛副司长、张志斌处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张冰子助理研究员,智联招聘公司集团副总裁刘志强和产品运营执行总监郝健等应邀出席了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数据中心主任、中国就业研究所丁大建研究员,劳动人事学院赵忠教授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劳动人事学院党委副书记、中国就业研究所副所长唐鑛教授主持。

丁大建研究员作了题为“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就业形势分析:基于智联招聘和苏州工业园区数据”的主题报告。他首先回顾了2012年第二季度的就业形势,然后对2012年第三季度就业形势、CIER指数变动原因、劳动力市场供给的结构变化、行业就业形势、职业就业形势、区域(大中城市)就业形势、不同类型企业就业形势、不同规模企业就业形势和典型地区(苏州工业园区)就业市场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由丁大建研究员和崔钰雪博士执笔的研究报告认为,2012年第三季度CIER指数的变化呈现以下特征:第一,CIER指数延续二季度的走势继续回落,同时比去年同期水平略低;第二,与第二季度相比,求职申请人数小幅下降,而招聘需求大幅增长,导致CIER季度指数出现大幅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申请人数的增长速度低于招聘需求的增长速度,因此,三季度的CIER指数比去年同期略低;第三,第三季度求职者中应届生人数的比重下降,离职人员的比重略有上升;第四,绝大多数行业的就业竞争压力比上一季度下降;第五,从城市规模看,一线城市的就业竞争压力仍然高于二线城市;从地域看,中部地区的就业压力最小,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大;第六,与上一季度相比,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国家机关的就业竞争压力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代表处的就业竞争压力略有上升;第七,尽管环比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万人以上的大企业,但大企业的就业竞争压力仍然较大;第八,本季度苏州工业园区CIER指数变化趋势与全国趋势不同,或说明东部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变化具有特殊性。

葛玉好副教授作了题为《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就业政策解读》主题报告,他认为:第一,第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略有回落,但仍保持平稳;第二,就业政策主要集中于市场性政策,关注劳动供给方与市场匹配,体现在推动落实就业优先战略落实、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和加强公共就业服务等方面;第三,本季度的就业对象重点是未就业的毕业生,就业政策同时关注了其他特殊群体;第四,职业技能培训对劳动力市场中供给方的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因而,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相关法规的改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耿林副研究员作了《CIER指数的趋势分析(2008年7月至2012年9月)》主题报告,通过对CIER月度指数的全面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2012年第四季度,CIER月度指数长期趋势呈现上扬态势。考虑季节因素,可能呈现10月份小幅上扬,11月份、12月份又有小幅回落的形态;第二,CIER月度指数与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一致指数、滞后指数)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第三,CIER月度指数与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具有较显著负相关关系。

随后,在专家点评和自由发言阶段,胡德巧副司长、尹建堃副司长、彭勇涛副司长、张志斌处长、刘志强副总裁、郝健总监、张冰子助理研究员等积极评价此次研讨会的报告成果,并结合自己掌握的情况与现场的领导和专家进行了坦诚而热烈的交流。

会议最后,曾湘泉院长对此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他认为,从三年的研究分析来看,CIER指数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较一致,智联公司和苏州工业园区的数据差异是劳动力市场在不同地区上和不同行业上的正常体现;不能简单地对经济形势做出论断,要认真做好不同地区的数据收集和开发。曾院长强调要加强国际交流,对工作时间和测量指标做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编辑:天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