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2月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构建社会和谐 促进文化繁荣 暨范曾《法乳传灯》画册出版座谈会”在全国政协礼堂金厅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何鲁丽及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了会议,来自文化界、学术界和宗教界的众多专家学者出席活动。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校长陈雨露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陈雨露校长主持。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她指出,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历史性意义。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下,增强文化自觉、促进文化包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化自觉是形势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首先需要有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发展有深刻认识,对外来文化有鉴赏、理解和包容的能力。有了这种文化自觉,才能对各种不同文化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张梅颖副主席对范曾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她希望,有更多的知识分子能够增强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从而真正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阎晓宏,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著名画家范曾先生,中国佛教协会湛如法师,南通市委副书记陈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方立天,清华大学教授万俊人等在会上发言。
与会专家学者和宗教界人士表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先导作用,培育和发展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应当构建在优秀的中华文明基础之上。当代文化的发展繁荣,必须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先贤圣哲身上寻找普济救世的智慧。作为倡导和谐的宗教,佛教具有丰富的和谐理念,深厚的和谐内涵。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文化在历史上发挥着独特作用。
大家也表示,作为当代的学者、研究者们,应当担当起历史和时代的使命,承载起自身的学术责任和文化抱负,加强包括宗教研究在内的学术研究,让中国的年轻一代更多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将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发扬光大。
《法乳传灯——范曾所绘法乳堂十八高僧》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大型画册。它收录了范曾先生为家乡江苏南通市的琅山广教寺法乳堂所绘历代高僧像十八幅,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法师作序,著名佛教哲学研究大家方立天先生作传。画册所绘十八高僧,既有中国佛门中对祖国文化有卓越贡献的人物,也有对国际文化交流有杰出建树的人物。为十八高僧造像立传,是对他们历史功绩的缅怀,也是对中国佛教文化的弘扬。
人大出版社作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出版重镇,多年来积极推动整理和出版国学著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了广泛好评。今后人大出版社仍将砥砺前行,出版更多展现中华文化水准的优秀作品,助力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助力中国以文化强国的形象出现在世界面前。
(编辑: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