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首发式举行
来源:人大新闻网
时间:2012.07.27

1月10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十卷本)首发式暨“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成果奖”颁奖仪式、纪念曾宪义先生逝世一周年“曾宪义法学思想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601报告厅举办。会议由教育部高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曾宪义法学教育与法律文化基金会共同主办,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承办。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周成奎,司法部司法考试司司长丁露,司法部司法鉴定局局长霍宪丹,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贵芹,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王利明,教育部高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胡建淼,中国法律史学会会长杨一凡,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学校办公室主任刘向兵,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林嘉,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叶秋华,法学院副院长龙翼飞、刘明祥教授、胡锦光教授、院党委副书记郑小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李永强,来自国家机关的代表、国内外兄弟院校和科研机构代表、“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和“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成果奖”获奖代表,曾宪义教授的亲属、生前好友、历届弟子以及新闻媒体代表等120余人出席会议。首发式暨颁奖仪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林嘉主持。

曾宪义教授是杰出的法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法学教育的领军人物,他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法学教育事业所做贡献为法学界所尊重。以曾宪义教授为首席专家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十卷本)课题,被教育部正式确立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同时也被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在首发式和颁奖仪式上,程天权书记、周成奎副会长、曾宪义教授家属赵淑慧老师共同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十卷本)新书揭幕。

程天权书记高度评价了曾宪义教授在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中的突出贡献。他指出,曾宪义教授自1990年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主任、法学院院长以来,以超前的眼光、杰出的领导艺术和不辞劳苦的忘我奉献精神,带领法学院全院师生拼搏进取,取得在全国法学教育界领先地位。程天权书记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十卷本)的学术价值和地位做了充分肯定,向“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成果奖”的颁发表示热烈的祝贺。

周成奎副会长回顾了曾宪义教授生前主持的历次学术活动的重要意义,强调了曾宪义教授所具有的“一位真正的法学家、法律教育家以及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的风骨”。曾宪义教授主编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十卷本),是对传统法律文化的认真系统的梳理和评价,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丁露司长表示,曾宪义教授毕生致力于法学教育和中国的法制建设, 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法学人才,为中国法律史学科的发展、中国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的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我国法学理论和法治建设实践的有机互动。

刘贵芹副司长对曾宪义教授在中国法律教育领域的贡献作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曾宪义教授长期担任教育部法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和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一直致力于中国法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是新中国法学教育事业走向世界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

胡建淼副主任高度评价了曾宪义教授为我国法学教育事业和法律文化研究做出的卓越贡献,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十卷本)的正式发布表示由衷的祝贺。

杨一凡会长在致辞中对曾宪义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热爱中华法律文化的高尚情操表示了敬佩和赞赏。

王利明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指出,曾教授是人大法学院的领路人,长期担任人大法学院院长,始终把法学院的事业当成生命的全部,一心一意谋求法学院的发展,带领法学院师生团结奋斗,锐意进取,为人大法学院取得法学教育领先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多年的工作中,他深切感受到了曾教授高尚的品格、正直的人品、严谨的学风。他指出,本届获奖作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很高的学术水准,希望通过对法学教育和法律文化作出贡献的学者的嘉奖,能够鼓励更多的学者投身法学教育和法律文化的研究中,从而大大推动我国法学学科和法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韩大元院长满怀深情地回顾了在曾宪义老院长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逐步走向光辉的发展历程。他指出,推动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和研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曾宪义教授的两大志向,也是他一直倾心追求、殚精竭虑的两大心愿。曾教授在法学研究、教学过程中积极研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寻求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文明的契合点。他表示,要继承曾老师给我们留下的学术遗产,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将永远记载曾教授的贡献。

首发式上,林嘉书记宣读了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同志贺词,转达了欧阳淞主任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十卷本)正式发布的祝贺。

随后,曾宪义教授夫人赵淑慧教授向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赠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十卷本),并在致辞中向各位领导、学界同仁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叶秋华主任对这部洋洋千万字的十卷巨著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充分肯定了著作在研讨思路、涉及内容、观念创新和学术规范中重要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李永强同志介绍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出版过程。

在曾宪义教授极力倡导下,为推动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于2005年成立“曾宪义法学教育与法律文化基金会”,并设立了“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和“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成果奖”。这对于我国法学教育的研究意义重大,通过对为法学教育和法律文化作出贡献的广大学者的鼓励和嘉奖,能够鼓励更多的学者投身法学教育的研究中,从而大大推动我国法学学科和法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届两大奖项共评选出48位获奖者。其中,一等奖奖金为3万元、二等奖奖金为1万元,三等奖奖金为5千元。

在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成果奖”颁奖仪式中,叶秋华主任向来宾介绍了这两大成果奖的基本情况。龙翼飞副院长宣读了获奖名单。在本届评选中,共有来自全国不同院校的48名学者获奖。颁奖仪式上,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郭捷教授,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成果奖二等奖获得者、华中科技大学李红海教授,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成果奖青年奖获得者、清华大学法学院聂鑫副教授分别代表获奖者在会议上做了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制史教研室主任赵晓耕教授主持了随后的“纪念曾宪义先生逝世一周年‘曾宪义法学思想’研讨会”,在研讨会中,司法部司法鉴定局局长霍宪丹教授作了“曾宪义教授与中国法学教育”主题发言;范忠信教授作了“曾宪义教授与中国法律传统的弘扬”主题发言;赵晓耕教授作了“曾宪义教授缅怀文集编写简介及曾宪义先生法律史奖学金简介”主题发言。来自全国各地的法学学者深切缅怀了曾宪义教授在学术和教育生涯中的巨大贡献,高度评价了曾宪义教授的学术思想,充分肯定了曾宪义教授在中国法学史中的重要地位,并对曾宪义教授的法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研讨。

获奖名单:

一、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获得者
一等奖获得者3
西北政法大学郭捷合著名称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与法律人才培养——来自西部的研究与实践
华东政法大学童之伟论文题目《中国30年来的宪法学教学与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丁相顺论文题目J.M还是J.D-中、日、美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制度比较
二等奖获得者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刘茂林论文题目《国家司法考试与法律教育模式若干问题思考》
华东政法大学杜志淳论文题目考试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清华大学王晨光论文题目中国法学教育的结构失调及对策
北京大学李贵连合著名称百年法学-北京大学法学院院史
中国政法大学米健论文题目台港澳法学教育之比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王军论文题目关于在中国法律教育中进行案例教学的思考
三等奖获得者10
华东政法大学王立民合著名称诊所法律教育研究
北京大学李启成论文题目司法讲习所考论
南开大学侯欣一论文题目《复合型法律人才应该如何培养
北京师范大学韩赤风论文题目当代德国法学教育及其启示
武汉大学洪浩著作名称法治理想与精英教育
山东政法学院王小波论文题目拜占庭帝国法学教育探析
北京大学潘剑锋论文题目论司法考试与大学本科法学教育的关系
中国政法大学尹超论文题目《美国的法律教育我们借鉴些什么》
浙江工商大学陈骏业论文题目法律思维能力在法律高等教育中的核心定位及其培养一个比较视角的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刘坤轮论文题目中国法学教育:进步与不平衡
二、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成果奖获得者
一等奖获得者3名:
中国政法大学李雪梅著作名称碑刻法律史料考
南京大学钱大群著作名称唐律疏义新注
西北政法大学阎晓君著作名称出土文献与古代司法检验史研究
二等奖获得者6名:
华东政法大学王立民论文题目中国的租界与法制现代化
华东政法大学魏琼著作名称《民法的起源——对古代西亚地区民事规范的解读》
华中科技大学李红海著作名称普通法的历史解读
上海政法学院倪正茂著作名称比较法学探析
湘潭大学李交发著作名称中国诉讼法史
首都师范大学邱远猷论文题目张之洞与清末法律近代化
三等奖获得者10名:
华东政法大学李秀清论文题目吴经熊在密歇根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吴佩林论文题目法律社会学视野下的清代官代书研究
苏州大学方新军论文题目权利概念的历史
山东师范大学程汉大合著名称英国司法制度史
西北政法大学冯卓慧合著名称夏商西周法制史
中国政法大学曾涛论文题目近代中国的国际法附会论
北京师范大学吴海航论文题目成吉思汗大札撒探析
武汉大学陈晓枫论文题目初衷扭曲:析中国法律变迁的文化动因
北京大学蒲坚合著名称中国历代土地资源法制研究
江西财经大学龚汝富著作名称明清讼学研究
三、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成果青年奖获得者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黄东海论文题目传统中国商业法制的一段秘史:制度变迁视角下的牙人牙行制度
华东政法大学陈颐 著作名称立法主权与近代国家的建构——以近代早期法国法律为中心
德国弗莱堡大学袁剑论文题目清代西藏终审权问题再研究
华东政法大学王沛著作名称黄老理论源流考
清华大学聂鑫论文题目民国司法院:近代最高司法机关的新范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张群著作名称居有其屋——中国住房权历史研究
华东政法大学高珣著作名称隋朝法制与统一秩序研究
湘潭大学李鼎楚论文题目清末宪政语境中司法独立的三种认知倾向——以预备立宪期间官员的言论为分析对象
华东政法大学张卓明论文题目英美法对我国30年来法制改革的影响
西南政法大学黄忠论文题目认真对待赔礼道歉及 赔礼道歉的法律化

(编辑 杨默)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