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学校召开“全面提升国际性”专题座谈会
来源:人大新闻网
时间:2012.07.27

4月11日,程天权书记、陈雨露校长邀请相关学院及职能部处负责人,在公共教学一楼就学校“全面提升国际性”专题进行座谈,详细交流各学院、职能部门开展国际交流项目的成功经验,认真研究、部署人民大学实现“国际化”发展目标的具体措施及长远规划。常务副书记牛维麟出席,副校长杨慧林主持。

国际交流处、人事处、商学院、财政与金融学院、法学院、资产与后勤管理处等学院及有关部处负责人依次发言,总结了近年来开展国际交流项目的工作经验及不足,并为人民大学未来全面提升国际性的发展道路提出建设性意见。

国际交流处副处长程鑫介绍了目前人民大学已开展及即将拓展的国际交流项目情况,并表示将继续努力推进校际合作协议的签订,为学生创造更多国际交流资助和机会。人事处处长郭洪林汇报了目前外籍教师及海外人才的引进工作,表示将努力创造更好的条件为人才的引进做好服务。资产与后勤管理处处长林建荣介绍了引进人才的办公用房准备情况,表示将全力做好工作,为学校教学科研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商学院院长伊志宏介绍了开拓全球视野、引进先进理念、逐步建立国际认证体系的经验。财政与金融学院副院长何平报告了人才培养项目开展落实情况,并介绍了全英文“中国金融硕士国际项目”近年来的发展,对未来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规划。法学院副院长王轶分析了当前国际伙伴的合作情况,法学院将制定具体且操作性强的合作方案,为高质量的国际化路线提供保障。

经济学院、财金学院、哲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与会的院系部处负责人也围绕“全面提高国际化”这一主题,针对自身特点及现状深入交流,分享经验,提出意见,内容涉及提高本科生交换比例、加强“走出去”的力度、扩展全英文课程的开设数量、进一步加强院际协议等多个方面。

陈雨露校长认真倾听、不时记录。他在发言中全面总结了人民大学现阶段的四个核心发展目标,并就其中“全面提升国际性”工作提出了四项核心要求。第一,在总结过去75年人才培养经验基础上面向未来,健全杰出人才培养体系。第二,建设思想库,为国家发展提供高级智库。第三,全面提升国际性,实现国际化发展目标。第四,全面完成四个校区的改造和建设,争取成为最有风格、最有精神、最有文化品质的校区。

陈雨露校长指出,在这四个核心中,前面两个方面是重中之重,而“全面提升国际性”则是实现这两个目标的有力保证。他同时提出了“全面提升国际性”工作的四个具体要求。第一,正式向各学院、有关部门布置“提升国际性”这一任务,要求每个学科都要有一个实质性的一流国际合作伙伴。第二,大力引进外籍专家,至2015年实现120名专家引进的发展目标。第三,大力引进海外人才,着力完善人才引进条件。第四,高水平学生交流要增强深度、拓宽广度,推动学生国际交流的未来发展。

陈雨露校长还特别强调了有效拓展外籍专家资源所带来的五个综合性作用:开设一大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全英文课程;嫁接一流的国际合作伙伴;带来西方国家的敬业精神,促进教师素质提升;带动人大青年教师英文论文的撰写及国际发表,为学科的国际化发展做出贡献;成为人民大学对外宣传的纽带,提升学校的国际知名度。

程天权书记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全面提升国际性”是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程天权书记对学校“全面提升国际性”提出两点要求:其一,在外部,要大力学习西方先进、成熟的教育体系,以期在未来树立自己的评价标准;其二,在内部,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以便吸引外籍专家及海外人才为学校服务。他同时对全校的学生及教师提出了新的期望及要求,希望年轻学子抓住时机努力学习,特别是强化英语学习,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教师也要提升英文水平,为个人乃至整个学科和学校的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编辑 燕燕 庆誉)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