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暨培养单位院长(系主任)2012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来源:人大新闻网
时间:2012.07.26

6月18日,由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承办的“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暨培养单位院长(系主任)2012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孙也刚,教指委主任委员吴晓灵,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吴晓求、张健华,教指委秘书长庄毓敏,特邀嘉宾证券业协会会长陈共炎,国务院学位办专业学位处调研员陆敏,教指委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名)刘亚、刘少波、朱孟楠、朱新蓉、宋逢明、张桥云、李成、李心丹、杨再平(中国银行业协会副会长)、陈学彬、徐信忠、赫国胜、戴国强,会议承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郭庆旺,全国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单位院长(系主任)及项目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部分教师,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海通证券等金融机构的代表,以及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新京报、新浪网、北京电视台等媒体单位的近200位嘉宾出席会议。大会开幕式由吴晓灵主任委员主持。

程天权书记在会上致辞。他指出,一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对包括金融教指委秘书处在内的5个挂靠在人民大学的专业学位教指委秘书处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各位秘书长和秘书处办公室的同志兢兢业业,为秘书处工作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也为兄弟院校和各位教指委委员们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针对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程天权书记认为,本次会议的议题“金融硕士案例库建设和案例教学、学位论文写作与指导”十分切合当前的情况,希望参会嘉宾探索符合我国金融硕士培养模式的案例库建设和案例教学方法,构建一流的案例中心,培养一批金融硕士案例教学专家,并在学位论文的形式、写作要求、指导方式、答辩形式等各方面进行充分讨论和研究。

孙也刚副主任作了题为《提高质量,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讲话。

吴晓求副主任委员作了题为《加强案例教学 努力打造中国“金融硕士”著名品牌》的大会报告。报告阐明了本次大会的主题:探索金融硕士的知识节点(教学重点)、加强案例库建设、研究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本次会议的宗旨是探索金融硕士的培养模式,讨论金融硕士的案例教学,研究金融硕士的知识节点(教学重点),促进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努力打造中国“金融硕士”的著名品牌。他深刻分析了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的区别,并由此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科学学位更注意逻辑力和知识体系(山脉),专业学位通常注意逻辑和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山峰)。他还总结了金融硕士案例库建设、案例分析教学中和金融硕士项目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四大问题。

庄毓敏秘书长作工作报告,对2011年秘书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对2012年的工作计划进行说明。她在工作计划中指出,将在教指委全国委员会下建立质量评估分会、案例库建设分会、师资培训分会、资格对接协调分会等4个分委员会。质量评估分会主要负责对培养单位开展调研评估工作;案例库建设分会主要致力于构建金融硕士教学案例库;师资培训分会负责各培养单位的授课教师特别是核心课程授课教师的培训工作;资格对接协调分会致力于协调金融硕士课程学习、学位授予与金融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与认可。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硕士项目学术主任郦金梁、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管理案例与教学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刘刚分别作了题为《金融硕士案例库建设与案例撰写》、《案例教学:作用机制与组织实施》的主题报告。

主题报告后,来自全国64所培养单位的代表以及金融结构、新闻媒体的代表分成8组结合各培养单位实际情况,针对以上会议内容进行了充分研讨。

大会总结由张健华副主任委员主持。陈共炎会长与杨再平副会长在发言中均表示,将加强业界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联系与沟通,共同在资格证书对接、案例库建设、聘请业界师资、构建实习基地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吴晓灵主任委员在大会总结中强调,金融教育需要学界、业界的共同探讨,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尖端人才,在推进金融硕士项目中应该珍惜声誉,创出品牌。她指出,在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中,第一年的学习必须要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案例教学需要认真探索,循序渐进;在学位管理上,要建立一个规范的金融硕士学位论文写作指引供培养单位参考;今后教指委需要全面稳步推进教材、案例库、师资培训等重点工作。

(编辑 杨默)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