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国际在线]金灿荣:本次美国大选 中国因素比较弱
时间:2008.04.11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4月7日报道,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本周一呼吁现任总统布什抵制北京奥运开幕式。她称“布什政府对华政策中低调涉及中国人权问题是不正确的。布什总统不应计划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除非中国政府做出重大转变。”而在2007年6月,希拉里在接见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时还赞扬中国的快速发展,并称北京奥运会是一次全人类的盛会,相信一定能够圆满成功。这种政治态度的不一致,让我们困惑。那么,如何理解希拉里的外交主张?如何看待奥巴马在总统初选中的异军突起,进而解析其对华政策?国际在线中文网就这些问题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

  

中国因素今年比较弱



  所有的美国总统选举一般都会找某些外国的问题作为话题,这是廉价的政治推销手段,外国是没有选举投票权的,而攻击国内任何一个利益集团都得不偿失、都会损失选票。

  同时,中国这几年的发展比较适合成为“靶子”。中美之间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中国是一个非白人国家,美国老百姓对中国的不了解,以及中国的迅速崛起与温和政策,都使得中国问题在美国大选中闪现。

  但必须指出,这次总统大选,中国还没有成为一个比较大的话题,这是比较幸运的。首先,中国韬光养晦,比较内敛;其次,美国深知中国因素的重要性,得罪中国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没有好处;另外,美国国内争议话题太多,转移了竞选者对国际问题的注意力。由于次贷危机造成国内经济的不景气;国际上,伊拉克问题、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俄罗斯因素,都排在中国前面。可以说,中国在美国大选的议题设置中还是处于比较靠后的位置。   

希拉里:政治作秀得不偿失


  中国民众对希拉里印象好,主要原因是“爱屋及乌”。因为,克林顿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而且,在他的第二个任期,中美关系非常不错,双方实现了首脑互访,确定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美关系从冷战时基于针对第三方(前苏联)的战略合作,调整到到冷战后基于双边利益的接触政策,这是在克林顿任期内实现的。

  但是,毫无疑问,希拉里抵制奥运的言论会引起中国公众的强烈不满。炒作奥运话题,对任何西方战略家来讲都是很愚蠢的选择。要和一个国家进行博弈,应该选择对方国内具有不同意见的话题,这样才“有机可乘”;而选择奥运这样一个中国全民一致、众志成城的话题,非常不合适。显然,西方一部分社会活动家、意见领袖是缺乏地缘政治眼光的。希拉里这样的言论显然是希望抓住热点话题,为自己的竞选挣分。这从竞选政治的角度来看不足为奇,但对中美两国关系来讲没有任何好处。

  美国是非常多元、利益表达多样化的社会,一般民众对外部事务是不感兴趣的。但从奥运的角度来讲,美国主流的民意还是反对奥运政治化的。到4月7号为止,白宫仍重申布什总统将出席奥运开幕式。

  如果希拉里最终当选总统,中美关系也不太可能出现倒退。

  首先,克林顿在内外政策上还会发挥一定的作用。虽然在家庭关系上希拉里非常强悍,克林顿很“惧内”,但在政治、政策问题上,克林顿经验丰富;在中美关系上,他还是能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其次,中美关系非常复杂,美国的外交政策具有延续性和惯性,希拉里很难在任期内做出大的调整。

  第三,中美关系力量对比的时代背景已经发生变化。今天的中国比8年前克林顿卸任时要强大得多,而今天的美国在世界上遇到的麻烦要比克林顿当政时多得多。双方的游戏背景发生了变化,凡事都得商量着来。

  通常认为,希拉里政治经验比克林顿弱,政策成熟度、稳定性差,但具体到中美关系的角度,我们还是比较放心的,抵制奥运言论的负面效应是有限的。

奥巴马:聪明人的聪明选择

  民主党的选情胶着,主要是因为“老将们碰上了新挑战”——奥巴马,他使得希拉里的总统梦岌岌可危,他在美国政坛掀起一股清风。坦率地讲,这在半年以前的专家眼中是不可想象的,当时一般都认为希拉里稳赢;而现在,奥巴马支持率持续领先。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奥巴马都给2008年美国大选填上精彩一笔。

  奥巴马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首先是其个人魅力的原因,奥巴马的讲话风格非常有吸引力;其次,他属于黑白混血,接受的是美国的精英教育,坚定认同WASP,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支持;第三,奥巴马是学术界非常有威望的《哈佛法学评论》的第一位黑人主编,非常聪明;第四,奥巴马竞选活动有创新,他接受的捐款远远超过希拉里,而且多从网络得来,以小额捐款居多。滴水成河、集腋成裘。第五,奥巴马的异军突起也跟其他人的老面孔有关。过去几年,美国人“全国郁闷”,心态不好。而华盛顿政府的声誉比较差,民众求变心切,跟白宫关系密切的人都受到殃及;而奥巴马是第一任参议员,他的弱点是没有经验,而优势则在于他可以声称自己比较清廉,没有受到白宫的政治污染。第六,希拉里对奥巴马的轻视。一般来讲,美国党内预选的参与者都是基干民众,他们在政治上非常执着,总统候选人往往在赢得预选之后才考虑将政策往中间路线上调整。而希拉里在党内选举中过早地将自己的政治立场调整到中间路线,从而将政策空间留给了奥巴马。

  奥巴马在对外政策上没有经验,对中国的讲话“没谱”,一会儿对中国的食品安全政策进行攻击,一会儿对奥运感到“困惑、难以决定”。但是在奥巴马的对华政策问题上我们不必太担心。首先,奥巴马是“聪明人”,会依照形势进行政策调整;第二,奥巴马的对外政策顾问桑迪·伯杰是克林顿第二任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他与中国的关系非常好;对华政策的顾问杰弗里·贝德是原美国副贸易代表、现布鲁金斯学会中国研究项目主任,他与中国的关系也非常不错。在外交经验比较缺乏的情况下,奥巴马会选择比较依赖自己的顾问。

原文链接:http://news1.ruc.edu.cn/102382/55291.html

(编辑:王慧)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