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北京青年报]“洋摄像”为何专拍志愿者
时间:2008.08.04

昨天上午,中国人民大学西门的城市志愿者服务站点来了一位特别的外国友人,他既不问路,也不求助,而是扛着摄像机对准忙碌着的志愿者们。

  “洋摄像”是美国北卡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的Dr.C.A.Tuggle教授,在奥运期间,他带着32名学生来北京担任志愿者,同时他自己也在为美国NBC提供报道。一个行李箱的失而复得使他认识了人大西门的“蓝立方”。

  毛亚泽是人大西门“蓝立方”的站长,他告诉记者,前天下午四点半左右,Dr.T教授找到了他们,拿着一张出租车发票焦急地向他们求助。原来在他搭乘发票焦急地向他们求助。原来在他搭乘出租车回来时下车匆忙忘了取自己的行李箱,里面装着各种摄像采访所需要的贵重器材。“当时站点服务的志愿者们立刻通过发票上的电话、车牌号和出租车公司联系。”毛亚泽说,为了等到司机,人大西门的“蓝立方”特意延迟了半小时才“打烊”,“志愿者们一直等到出租司机把行李箱安全地送到才下岗”。

  在等候遗失的行李箱的半个小时里,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的马玥说:“觉得那是我做志愿者以来最有意义的事情。”她说:“以后在这个岗位上,我会更认真、更负责。”Dr.T教授告诉记者,他来北京之前就准备做一个关于志愿者帮助世界友人的报道,但没想到这件事情居然就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个意外“调整”了他的计划,他“立即着手来做这个报道”。谈到对北京志愿者的印象,Dr.T教授的赞美之词几乎脱口而出,“亲切的、友好的、热情的”。他还特别举了一个印象深刻的例子,有一次他的学生去医院看病,一名志愿者陪了她整整一夜。他说自己产生了“对中国文化的好感,尤其是对中国年轻人的好感”。

  当天上午Dr.T教授拍摄了人大西门“蓝立方”志愿者们如何给路人提供帮助,他告诉记者自己还将记录更多关于北京的点点滴滴,直到奥运结束。

原文链接: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41973569

(编辑:文静)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