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中国文化报]仇焕广:推动非遗工坊建设,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中国文化报
时间:2023.02.07

非遗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要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近年来,以非遗工坊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设计不断完善,相关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

政策引导持续发力

2018年以来,相关部委印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等文件,完善了非遗工坊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各地据此制定了非遗工坊管理文件,因地制宜加大对本地非遗工坊的支持,比如,对被认定为就业帮扶基地、省级劳务品牌、省级示范点的非遗工坊,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奖补;对注册企业并符合条件的非遗工坊及带头人,给予企业、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对属脱贫人口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首次创办非遗工坊,按规定给予场地支持等。这些政策持续为非遗工坊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多角度助力乡村振兴

非遗工坊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展示展销等活动,带动当地人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尤其是提供了一批居家就业、灵活就业岗位,在促进当地人民群众增收致富、助力各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非遗工坊通过开展产品设计、生产实践等活动,推动了非遗不断融入现代生活、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部分地区通过非遗工坊建设,发展了集展示展演、休闲娱乐、产品研发、非遗研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非遗研学传播和文化旅游消费目的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在促进文化赓续传承的同时,为培育乡风文明、建设美丽乡村注入了生机活力。

非遗工坊日益成为以推动非遗保护、促进就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非遗赋能乡村振兴,将持续焕发新活力。

(作者仇焕广,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原文刊载于《中国文化报》2023年2月7日第08版)

原文链接:[中国文化报]仇焕广:推动非遗工坊建设,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责任编辑:董涵琪)

编辑:林 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