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人民日报]第三届全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论坛在上海、义乌同步举行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时间:2022.12.16

12月10日,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复旦大学望道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追望大道 勇毅前行——第三届全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论坛”以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复旦大学和浙江义乌同步举办。来自国内90余所高校的65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书记,研究机构和媒体(平台)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研究与实践进行深入研讨。论坛还发布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发展报告(202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核心概念》丛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义乌实践教学基地在论坛上揭牌。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院长夏学平、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院长周曦、复旦大学望道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鸿召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论坛开幕式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陆柳主持。

(论坛现场)

陈志敏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恰逢陈望道老校长担任复旦大学校长70周年和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80周年。此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论坛得到了陈望道老校长家乡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在义乌设置了会场。在这样一个特殊时间节点,全面梳理陈望道老校长的新闻教育思想,学习和传承宣言精神、望道精神,有特殊意义。

夏学平提到,要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网上传播,壮大网上主流思想舆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不断提升网络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要在指导网络传播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论坛主旨发言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百精教授通过分析中国古典舆论观与马克思主义舆论观的历史契应性,提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与中国传统传播思想中的秩序观相结合,持续推动中国化、时代化发展。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社长刘士安结合新闻传播实践,从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新闻人才培养等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尹韵公教授围绕如何讲活讲深讲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坚持实事求是、正视发展过程的曲折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度讲解。

此外,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王润泽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隋岩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昌凤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本乾教授、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教授、复旦大学望道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鸿召教授、复旦大学党委党校办主任周晔等围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教育、实践等方面分别作主旨发言。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童兵发表了题为《用中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发展》的特别演讲,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的历史渊源、民族因素、国际环境、国内条件和当前新闻实践等方面对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发展进行了阐述。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与研究基地主任马凌教授主持发布《立足中国现场 回应时代之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发展报告(2022)》。报告对2022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回顾,针对相关研究热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如何做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提出了思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核心概念》丛书在论坛上发布。

论坛还设置了“主旨特邀论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地/中心特邀论坛”“追望大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新闻教育院长论坛”“百年传承:红色文化传承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联盟年会”“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网上理论传播”“行则将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国际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青年论坛”等20个分论坛。

据悉,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与研究基地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研究工作。近年来,团队瞄准打造全国高校马新观教学示范基地、全国马新观理论研究基地、全国马新观教育咨询服务基地、全国高校部校共建推广应用基地等目标,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品牌建设、影响力建设,其“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课程在获得国家精品课基础上,又成为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此次论坛是基地举办的第三届全国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论坛,论坛每年举办一次,着力打造全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管理层、学界和业界交流对话的高端平台。

原文链接:[人民日报]第三届全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论坛在上海、义乌同步举行

(责任编辑:霍星宇)

编辑:苏 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