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网]聚焦数字全球化 推动全球治理创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2022.12.14

(《全球化研究(2022)》新书发布会现场 通讯员供图)

12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首届“数字全球化与全球治理20人论坛”暨《全球化研究(2022)》新书发布会在珠海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殿利,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研究》主编张志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吴志成,中央编译出版社社长郗卫东,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胡必亮等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和研究单位数十位专家学者与会。

(《全球化研究(2022)》新书书影)

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珠海校区党委书记韦蔚在致辞中表示,希望与会学者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指示精神的基础上,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贡献出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全球化研究(2022)》发刊词中强调“释放全球化的善意,发挥全球化的美德”,她相信这份寄寓“善意”和“美德”的《全球化研究(2022)》集刊的创办,必将会影响乃至引领世界的全球化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研究》主编张志强在致辞中强调,中国开始在世界舞台上成为全球化真正的担当者,而且势必会成为全球化升级版本的创造者,这是中国全球化责任之所在,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化发展之体现。他认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所开展的全球化,与西方新自由主义创造的全球化不同,它是用基础设施增进不同文明、不同国家和不同社会之间互联互通的全球化,是一种以世界人民为中心的全球化,是一种通过广泛的统一的基础建设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经济和物质基础的全球化。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吴志成对全球治理的现状及中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介绍。他认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治理赤字愈益加重。他将全球治理赤字的具体表现概括为:全球治理成效弱化、治理成果分配不均、国家供给公共产品动能不足、全球治理机制陷入困境等,并指出其实质在于全球治理的供给和需求矛盾复杂突出。而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正通过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和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着力加强全球治理能力建设,不断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学者呼吁构建新型全球化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晓源就数字全球化与新型全球化的关系问题进行了五个层次的分析:第一,数字全球化把全球化催逼成突然加速的社会;第二,数字全球化把全球化催逼成高风险的社会;第三,数字全球化把全球化催逼成高度透明的社会;第四,数字全球化把全球化打扮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第五,数字全球化呼吁建构一种关心人的尊严和价值的真实的人性社会,而不是数据统治人的冰冷社会。他表示,新型全球化应该是全新的全球化,应该是建立在人类利益攸关的“命运共同体”基础之上的全球化。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着眼于数字全球化的逻辑,从数字化奇迹、数字革命到数字文明的历程出发,分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数字文明新形态,他主张现阶段应把握“两个结合”的时代内涵,以数字文明的核心和关键为手段,实现互联网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就数字全球化背景下的中美战略竞争过程中的数字要素、数字理念及数字治理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评价。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郭忠华阐述了数字全球化的定义、形成前提、体现路径及其影响力,并结合数字全球化带来的际遇与挑战,强调了数字全球化作为“双刃剑”给全球治理研究带来了新议题。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兼理事长王辉耀表示,面对全球化发展的现状,一方面人文交流是国际关系的润滑剂和压舱石,另一方面加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也成为完善全球数字治理,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到来的必要之举。

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教授刘贞晔重点分析了全球“数字失序”产生的影响和风险,并针对中国企业海外业务拓展和利益保护所面临的风险提出了应对方略。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胡必亮提出,“一带一路”正引领着新一轮的全球化,而新一轮全球化驱动的主要力量是数字化,他倡导强化数字化建设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并坚信聚焦数字化发展的“一带一路”必将成为引领全球化发展的实质性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宁认为数字人文作为全球化时代人文学术的新范式,完全能够直面质疑,以科学的方法使人文学科摆脱危机,并在二者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科学与人文共存和共赢的关系,使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服务于人文学科的各个方面。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刘雪莲的发言从数字全球化的概念、数字全球化对全球治理的积极影响和数字全球化的局限性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荣誉学院教授杨富斌则从元宇宙的定义、特征出发,阐述了元宇宙技术为全球生态治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应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元宇宙世界对人类世界的影响。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数字全球化与全球治理”这一核心议题,分别从数字全球化与新型全球化,数字全球化的发展逻辑,数字全球化的价值与局限、区块链与全球治理的关系、元宇宙与深度媒介化,数字全球化与国际竞争,数字全球化对全球治理的机遇与挑战,数字全球化与文化的互动、数字科技企业的国际经营与全球治理、数字化时代的社会病理学等方面的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本次论坛和发布会由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重大专项课题组和中央编译出版社联合举办。

(与会学者下线发言)

(外地学者线上发言合影)

原文链接:[中国社会科学网]聚焦数字全球化 推动全球治理创新

(责任编辑:徐小婷)

编辑:杨 钰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