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突出党建引领的重要作用,促进数学学科交流、提升学科思政水平,11月5日,由国内19家高校数学院系共同发起的第一届全国高校数学学科新时代党建论坛暨论坛组织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会上发布了《数学学科新时代党建发展宣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60余所高校数学院系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相聚论坛。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和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院党委书记柯媛元共同主持。
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本次论坛的举办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新时代数学学科高质量发展的一次创新探索。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花更大的功夫,下更大的力气,推动高校党建与“双一流”建设深度融合、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以一流的党建工作引领学科方向、汇聚学科力量、凸显学科特色、构筑学科高地。
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余先亭在致辞时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摆放在突出位置。高水平学科建设要靠人才,要培养人才,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就是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保驾护航。期望通过此次论坛的举办推动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论坛同期发布了《数学学科新时代党建发展宣言》,就“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新时代数学学科高质量发展”形成三点共识:
——《宣言》认为,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数学学科建设对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尤为重要。数学学科发展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遵循数学学科发展规律,扎根中国大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致力解决“卡脖子”技术的底层理论问题,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数学学科的新路。
——《宣言》强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打造基层组织建设新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积极创新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方式。
——《宣言》倡导,高等学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要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围绕“四有好老师”和“教育引导学生党员成为事业闯将、开路先锋”重要课题,传承红色基因,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工作本领。
会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数学院系的党委负责同志依次发言,共同探讨高校数学学科新时代党建工作。
原文链接:[光明日报]第一届全国高校数学学科新时代党建论坛举办
(责任编辑:汪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