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网]推进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有机结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2022.11.01

10月29日,“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定性与定量研究对话与互促”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党委书记姚枝仲在致辞中表示,将一个理论假说发展为科学理论,离不开归纳、描述,也离不开演绎、验证;需要定性研究,也需要定量研究。对于社会科学而言,应做好概念定义,并将之转化为可测量的变量来进行验证。总之,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应认真讨论、努力思考,推进研究方法良性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尹继武介绍了国际关系微观理论研究中研究方法的运用特点,以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对于国际关系微观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通过观察近年来青年学者的学术文章,他发现,运用传统或者一两种研究方法进行学术研究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运用多元研究方法推动理论创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对研究对象概念化,对文本内容进行定量化分析,有助于精确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有助于提炼理论假说、进行理论验证。

“混合方法是指在一项研究中综合运用不同类型的分析方法、工具和技巧。”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刘丰认为,可以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来收集经验数据、开展研究设计、进行假设检验。具体来说,数据收集环节,可综合运用实验、访谈、档案、文本分析等方法;理论构思环节,可综合运用形式模型和案例研究等方法;经验分析环节,可综合运用回归分析、案例研究、比较定性分析等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青年学者苏若林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国内社会维度和对策者维度出发,探讨了国际冲突理论创新。她总结认为,研究方法的创新拓展了国际冲突理论边界,理论创新也推动了研究方法的发展,混合方法的使用可以有效弥补单一方法的缺陷。尽管对研究方法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理论仍然是研究的核心。

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陈一一举例分析了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在冲突与和平研究中的各自优势。他说,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各自服从于不同的验证逻辑。质性研究中的比较案例研究遵循可重复逻辑、单个案例研究遵循代表性逻辑,量化研究中的分析模式遵循基于随机抽样的概率逻辑。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验证逻辑的特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融合,强化我们对因果机制的判断。

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外交学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对混合研究方法、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定性与定量方法融合在研究中的应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原文链接:[中国社会科学网]推进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有机结合

(责任编辑:吴珏林)

编辑:林 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