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光明日报]争做新时代先锋!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开学典礼举行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2.09.21

9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2022-2023学年开学典礼暨教师节表彰大会,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姚辉;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张立文;中国人民大学首任校长吴玉章同志的孙女、信息学院退休教师吴本立;陕北公学首任校长成仿吾同志的儿子成其朴作为嘉宾出席典礼。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主持仪式。

开学典礼上,天安门地区管委会为人民大学赠送了一份特别的礼物——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当天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那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大学国旗护卫队的同学们向同学们展示了这面珍贵的国旗,并表示,中国人民大学会用心珍藏这面具有特殊意义的国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人大师生的自觉追求。

据悉,今年中国人民大学迎来了8939名新生。其中本科生2933人,硕士生4931人、博士生1075人。

张东刚在主持仪式时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这是一所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具有“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精神品格的大学、这是一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的大学,同学们今天走进这所伟大的大学,开启了人生崭新的篇章,这是同学们生命中值得记忆的重要时刻之一。“此时此刻,作为师长的我们,由衷感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喜悦,感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充实,感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张东刚说。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在讲话中谈到,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历经85年,人大人初心不改、使命不移,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与人民同道,与国家同行。

当大家站在“人大时间”的开端,成为“人大人”的时候,把自己的青春融入中国人民大学的红色血脉,就必须在心中确立起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做新时代先锋的坚定信念。

第一,要听党话、跟党走,坚定理想信念。你们是人民大学最新鲜的血液、最年轻的一代,最根本的是要做到心中有党、有祖国、有人民,把听党话、跟党走作为立身之本,始终坚定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用行动诠释“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

第二,要学真知、求真理,践行实事求是。要牢记“实事求是”的校训,把“实事求是”作为做人做事、求学治学的基本准则,不空谈、不观望、重行动、重实干,不唯书、不唯洋、不唯上、只唯实,努力学习真知、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用极为宝贵的大学时光奠定一生的立命之本、奋斗之基。

第三,要为祖国、为人民,练就过硬本领。“人民”二字,是我们这所大学鲜明标识和根基所在。我们要坚守“把智慧贡献给人民”的治学方向,练好基本功、锻造真本领,努力做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积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的探究中、融汇在事业的追求中,让青春在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

第四,要知国情、担国责,争做强国先锋。做新时代先锋,最重要的就是要时刻响应时代号召、国家召唤,把个人成长的目标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结合起来,心系人民,想国之所想、急国之所急,冲锋在一线、实践在一线,在新时代新天地中施展抱负、建功立业。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张立文引用《左传》的经典语录勉励同学们实现理想。“《左传》有一句经典的话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是最重要的头等大事,我们要正心诚意,心要端正,既不骗人,也不骗自己。其次是立功,每一行都能创造自己的功,只要做了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事情,就是为人民立功。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人生经历当中做出自己的努力,为人民、为国家作贡献。第三是立言,我们来求学,写好自己的学业论文,有自己的创见,就是立言。希望同学们都能为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斗。”

中国人民大学新生代表、毕业自延安中学的王静秋说:“我来自宝塔山下,延河水旁,从小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我,很早就了解并对中国人民大学充满了向往。今天,来到人大,这所我向往已久的大学,我感到由衷的喜悦和自豪。十年寒窗,力学不倦,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得以在此相会。尽管跋涉之路各不相同,但在收到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时,我们的情感一定是相通的——既感心情振奋,更觉使命在肩。我们要珍惜韶华、勤奋学习、长本领、增才干,像一棵即将成材的大树一样,吸吮养分,努力生长。”

原文链接:[光明日报]争做新时代先锋!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开学典礼举行

(责任编辑:霍星宇)

编辑:张 楚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