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中国经济时报]《人类发展报告》发布—— 在转型的世界中塑造未来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时间:2022.09.13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9月11日发布的最新人类发展报告《不确定的时代,不稳定的生活:在转型的世界中塑造我们的未来》(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各种不确定性正在层层累积、相互作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动摇生活根基。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发言人表示,广泛的挑战正在造成巨大的不确定性,全球人类发展指数(HDI)首次出现了连续两年的倒退下降,超过90%的国家在2020年或2021年下降;而连续两年下降者,更占40%以上,这表明当前全球危机对许多国家而言影响仍在加深。

人类,正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塑造未来。

在过去两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性冲突、粮食与能源短缺以及极端天气事件给全世界数十亿人带来灾难性的经济及社会影响。世界正陷入一场“救火式循环”——忙于补救、疏于预防。对此,UNDP认为,如果不进行一场更为彻底的变革,世界可能会面临贫困和不公正问题的进一步加剧。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HDI普降中,中国HDI由2019年的0.761提升至0.768,指数排名也从第85跃至第79位,逆势增长。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的疫情防控措施,不仅降低了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死亡人数,同时也令我国的经济发展得以较早恢复,并从受到疫情影响后新增的海外需求中受益。此外,中国在支持全球紧急议程,如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协定》中1.5摄氏度温控目标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全人类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开辟新的道路而作出努力。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阿奇姆·施泰纳表示:“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我们需要以一种新的全球团结意识来应对相互关联的共同挑战。这一发人深省的分析旨在帮助我们打破僵局,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开辟新的道路。”

报告指出了若干应对要点:要重视可持续发展投融资,包括可再生能源、应对疾病大流行等领域;要重视预防与保障工作,包括加强社会保障,以帮助我们的社会应对不确定世界中的形势变化;同时,科技、经济、文化等多种形式的创新也有助于提升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表示:“中国在促进人类发展,包括2020年消除极端乡村贫困、加大对低碳经济的投资力度方面取得了稳步进展。未来,保持信心并基于已有进展采取切实行动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一关键机遇窗口,加速结构化转型,迈向一个更加可持续、绿色、包容的世界,为子孙后代保卫人类与地球的共同未来。”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王义桅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HDI逆势增长再次证实,中国实现了从全球治理的参与者、建设者到改革者角色的转变。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全球治理观,涵盖了全球经济治理、安全治理、人权治理、生态治理、卫生治理以及公域治理等不同领域,对于推动全球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世界的各种不确定性,更凸显其世界性价值。

“中国从发展学到安全学,正在为国际社会提供以安全观、安全倡议等为代表的自主知识体系。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必须把安全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统筹起来。中国先后发起的这两项全球倡议,体现了中国在当今世界的道义力量与作为关键角色的能力。两项倡议作为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安全和发展领域的生动实践。”王义桅说。

(原文刊载于《中国经济时报》2022年9月13日第2版)

原文链接:[中国经济时报]《人类发展报告》发布—— 在转型的世界中塑造未来 

(责任编辑:张楚怡)

编辑:陈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