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端论坛。本次论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核心主题,共话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的行动纲领、基本路径、理论内涵和实践逻辑。
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特征
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再次强调,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特征,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和要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其关键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作为我们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诞生和发展本身就折射着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不懈探索。
张东刚强调,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学校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当前,中国人民大学正以统筹实施“新路建设十大工程”为牵引,围绕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持续深化研究阐释、理论创新、实践探索,奋力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一要坚持以学为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迎接党的二十大结合起来学、与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结合起来学、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结合起来学,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前提,筑牢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想根基。二要坚持以研为基,积极打造新时代现代化研究高地,实施“文明史研究工程”,建设“文明新形态研究院”,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深刻思考和研究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三要坚持以论为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创新,编撰好“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四要坚持以用为本,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化为指导学校发展的思路举措,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贡献。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龚维斌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展现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气派和世界意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和根本立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和政治保障,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目标和主题主线,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和全新任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条件,着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自身需要和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
龚维斌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历史经验,立足党情国情世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发展大势,准确研判可能遇到的风险挑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用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副院长黄一兵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对于这一重要论述又做了重大的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系统全面、逻辑严谨、内涵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有七个突出贡献即“七个明确”,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途径、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步骤、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以深邃的历史视野、宏阔的国际视角、高远的战略眼光、坚定的使命担当,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时代课题,为新征程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徐青森提出,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端论坛,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体现了人民大学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的使命担当,也体现了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己任的学术自觉。他表示,一要把握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二要把握好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三要把握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希望中国人民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搭建更多学术平台,开展高水平研讨,推出高质量成果,也希望各位专家以此类研讨为契机,积极主动建言献策,为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联合承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齐鹏飞、副校长王轶分别主持开幕式和主题发言,顾海良、王炳林、颜晓峰、辛向阳,秦宣、杨光斌、刘守英、黄文艺、臧峰宇等学者作主题发言。研讨会拓展了对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理论科学性、实践价值性的认识,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发展。
原文链接:[中国社会科学网]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责任编辑:邵文泊 张凯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