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检察日报]北京海淀:合作共赢机制在这里“落地生根”
来源:检察日报
时间:2022.08.29

“我们把公司的核心技术用商业秘密的方式进行保护,但是商业秘密被侵犯后,我们是提起民事诉讼还是向公安机关报案?怎么样在第一时间固定有利证据?公司在日常经营中需要注意哪些风险点?”近日,在检察机关联合海淀区工商联举办的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主题沙龙上,一位科创企业代表抛出“三连问”。随后,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的知识产权检察团队检察官从事前企业合规、事中侵权纠纷、事后诉讼救济等多个方面进行整体回应,得到企业代表的认可。

检察机关、工商联和企业面对面开展交流座谈活动在海淀区已成常态,这得益于海淀区检察院与区工商联建立的“检察院+工商联”合作共赢长效机制。2020年8月,双方签订《关于加强海淀区民营企业产权保护社会化服务工作战略合作协议》,从密切关注民营企业产权保护问题、加强信息互通共享、共同推进民营企业产权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等方面实现司法保护和社会保护的深度融合,让检察机关与工商联沟通联系机制在海淀区“落地生根”。

作为海淀区工商联23家顾问单位之一,海淀区检察院委派经济犯罪检察业务专家担任区工商联特邀顾问,通过定期参与区工商联会议、调研和各专门委员会活动,全面了解制约海淀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精准施策。

海淀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陈雷介绍,该院不仅联合海淀区工商联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主题沙龙,为辖区科创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提供综合指引,还依托自身建立的检企联络机制,为辖区企业量身定制“法律服务包”,以满足各类型企业的法律需求。“2021年上半年,我们启动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微微计划’,针对辖区内高等院校自主创业团体和中关村科技创新企业集群,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厚植经济发展法治土壤。同时,我们充分发挥‘检察院+工商联’合作共赢机制优势,共同为辖区软件研发、医药制造、便民服务等多个行业的中小微科创企业提供对口法律服务,推进‘微微计划’走实走深。”“我们园区小微企业数量众多,有一部分创业者是在校大学生,近年来,海淀区检察院不仅屡屡走进园区授课,为我们解答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还会对企业进行电话回访,我们是‘微微计划’的直接受益者。”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总经理助理李方丽说。

除此之外,检察机关与工商联的深度联络共赢还体现在将“法治之力”有力传导给企业,通过行业自律有效减少违法问题的发生。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夕,海淀区检察院组织召开了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座谈会暨知识产权检察行刑衔接工作交流会。当天,区工商联和相关代表受邀参会,共同对奥林匹克标志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疑难问题进行调研。“我们归纳了常见的侵犯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行为类型,通过工商联传导会员企业自觉抵制产业上下游侵犯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行为,希望通过共同努力,为海淀区民营经济良性发展贡献绵薄之力。”该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副主任白云山说。

(原文刊载于《检察日报》2023年8月29日第05版。)

原文链接:[检察日报]北京海淀:合作共赢机制在这里“落地生根”

(责任编辑:林泓帆 张凯怡)

编辑:徐 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