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近日举办“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端论坛。论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核心主题,共话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的行动纲领、基本路径、理论内涵和实践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龚维斌、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副院长黄一兵、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徐青森出席论坛并致辞。
张东刚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其关键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需要以我为主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作为我们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诞生和发展本身就折射着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不懈探索。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学校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当前,中国人民大学正以统筹实施“新路建设十大工程”为牵引,围绕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持续深化研究阐释、理论创新、实践探索,奋力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一要坚持以学为先,二要坚持以研为基,三要坚持以论为重,四要坚持以用为本。
龚维斌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和根本立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和政治保障,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目标和主题主线,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和全新任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条件,着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自身需要和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
黄一兵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有七个突出贡献,即“七个明确”,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途径、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步骤、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徐青森指出,此次论坛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体现了人民大学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的使命担当,也体现了学校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己任的学术自觉。一要把握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二要把握好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三要把握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
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联合承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齐鹏飞、副校长王轶分别主持开幕式和主题发言,知名学者顾海良、王炳林、颜晓峰、辛向阳,秦宣、杨光斌、刘守英、黄文艺、臧峰宇等分别发言。
原文链接:[光明日报客户端]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端论坛
(责任编辑:胡铖渤 张凯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