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光明日报]独树一帜!这所大学的新生录取通知书亮了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2.07.18

一抹厚重的人大红,“独树一帜”四字烫金,方寸之间,旗帜高高飘扬,校徽卓然而立,镌刻着一所学校赓续85载绵延不绝的红色血脉。7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向2022级新生发出第一批新版录取通知书,这是给新人大人的第一份礼物,也是他们完成自中学生向大学生身份转变的第一课。

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新版录取通知书采用函匣立体式设计,以人大红为主色调,共分上下两层。函匣轻启,一张一合,吞吐着这所以人民为名的学校跨越85载奔涌不息的万千气象,更蕴藏着一代代人大人紧跟党的步伐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中争做先锋分子的价值追求。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全新的录取通知书是承载着人大人红色根脉和鲜亮的精神底色,传递的是党创办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段珍贵记忆。希望新人大人藉此感悟党的非凡奋斗历程,筑牢如山的信仰、如铁的信念、如磐的信心,滋养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在学思践悟的过程中笃定赓续红色血脉的责任担当,始终保持奋进在新时代前列的昂扬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告诉记者。

宝塔山、太行山、燕山剪影掩映其中,静静讲述着有志青年自这所英雄的学校出发、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动人故事。

录取通知书上层主体为校史罗盘,罗盘分三层以校徽为中心对称展开。随着录取通知书徐徐打开,从1937到2022,从陕北公学到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再到中国人民大学,罗盘上手绘的四幕校史插画随之转动。

光阴流转间,厚重的历史喷薄而出,奋进的步伐愈加坚定。罗盘背面绘有“1937”烫金线描,将陕北公学的窑洞、华北联大的教学楼、华北大学的礼堂、铁狮子胡同的老校区、中关村59号院的明德楼、通州新校区的校园风貌,悉数囊括其中,与校史罗盘相呼应,生动再现了中国人民大学坚定不移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办学故事。

这一尺见方的录取通知书中,不仅承载党创办和领导高等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大学的勤勉实践,也折射着党培养造就先锋分子推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懈求索。

录取通知书下层可见通知书本体和镌刻有各学院院徽的“一院一帜”定制书签。通知书本体版式设计与人民大学前身陕北公学、华北大学时期一脉相承,整体行文从右至左,由上而下,实事求是校训居于正中,落款处为校长签名,并加盖中国人民大学校章,最左侧为金色校徽,四周以陕北公学窑洞花纹图样装饰,外壳浮雕烫金,上书“独树一帜”四个大字,赤子之心、家国情怀、鸿鹄之志跃然纸端。

与录取通知书紧紧相依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校长刘伟联袂致2022级同学的一封信。“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希望你像吴玉章老校长所说的那样,以迈入人大为崭新起点,心系国家、努力学习,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书写无愧新时代荣光和使命的人生篇章!”字里行间,充盈着对青年学子的殷殷期盼之情。古朴的竖版信纸,令人回到党在战火中坚持创办高等教育的那段峥嵘岁月。

函匣底部,六边形徽章嵌入其中。待到金秋时节,开学季迎新现场,来自2022级新生的数千枚徽章将重新汇聚在一起,共同拼出一幅“青春向党、不负人民”的“信念拼图”。

设计团队负责人谭国剑也是人大校友,他表示,从1937到2022,母校走过了一条壮丽的奋进征程,即将迎来85岁生日;从革命圣地延安到晋察冀边区,从河北正定到首都北京,光阴流转,坐标在变,不变的是一代代人大人争做先锋分子的初心与坚守。希望新生们从接过新版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这种传承的力量,让学校的精神底色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人大人的心里。

原文链接:[光明日报]独树一帜!这所大学的新生录取通知书亮了

(责任编辑:吴珏林 张凯怡)

编辑:杨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