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现代教育报]青年之声讲好“党旗下的思政课”
来源:现代教育报
时间:2022.07.05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其前身是抗战时期党在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无数革命青年从这里走出,踏遍广阔的中国大地,用青春书写了可歌可泣的革命传奇。如今,有这样一批新时代青年,满怀赤诚从人大校园出发,走入中小学校、基层农村,将先烈故事口口相传,将红色血脉代代赓续。他们有着一个诗意的名字——延河讲师团。

在祖国大地播撒红色火种

延河讲师团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思想政治类学生社团。“延河”二字,指的正是陕北公学门前的那条河。自2021年7月正式成立以来,他们走进学校,踏访基层,一年内为百余所中小学及基层街道乡镇开展了线上、线下宣讲活动。他们以青年声音贡献党史教育,用丰富、创新的方式讲好“党旗下的思政课”。

陆镜名是人大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21级博士生,让他最难忘的是2021年12月14日延河讲师团面向兰坪县在线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他讲的题目是“乡村振兴”,当在四百多个分镜头前看到幼儿园小朋友的身影时,他自发地将宣讲方式调整得更加清晰易懂。陆镜名说:“我希望孩子们能真正感受到,他们是未来的新生力量,广大乡村的建设与他们密不可分”。

令人大商学院2020级博士生李敏记忆深刻的则是2021年12月底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宣讲。宣讲接近尾声时,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响彻全场。“我感觉自己做的事情十分有价值,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彼时彼刻心中的激动和自豪”。

用心打磨 讲好党史故事

如何让每一次宣讲、每一个故事都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延河讲师团将“扎实理论学习”排在第一位。他们不仅邀请相关领域学者召开专题讲座与读书会,指导讲师团深度把握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同时还摸索出讲师团的特色备课模式。过去一年,讲师团举办了20余场欸不专题集体备课会,完善“学、研、讲”一体联动的集体备课和宣讲研讨机制,提高“用党史讲理论、用事实讲道理、用学术讲政治”的宣讲能力。

准备一场宣讲,从选题到寻找素材,从打磨到试讲,整个过程除了需要很强的专业能力外,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场好的宣讲,首先要选择一个好的主题。”陆镜名介绍,讲师们在选取宣讲内容时,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路线、方针、政策,宣讲主题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创新等十余个领域。薛思齐来自人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宣讲团中为数不多的本科生。他说:“在讲师们定期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大家会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把每个人的专业优势变成整个讲师团的专业优势。”

因为出色的表现,延河讲师团已获得了2021年“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北京市2022年“团建百强”品牌项目等荣誉称号。

创新讲述“冰雪思政课”

今年2月21日,延河讲师团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后,第一时间成立冰雪分团,全面开展“我和我的冬奥故事”系列宣讲活动,展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风采。

目前,冰雪分团已经完成了近300场校内支部冬奥主题宣讲,还走进中国人民大学对口帮扶地——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以“云宣讲”方式,向兰坪一中400余名学子讲述冬奥故事,共上“冰雪思政课”。

在冬奥会期间,何佩熹担任了首都体育馆场馆群赛事服务志愿者。冬奥会结束之后,她积极参与了“冰雪思政课”的宣讲。“共振”是她提到最多的词。“在宣讲和志愿服务中,我都时常感到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同频共振。我在冬奥这场家国盛事当中切身体悟了钉子精神,这也是我冬奥宣讲的主题。作为一名赛事服务-检票验票岗位的志愿者,我的工作内容简单重复,但每一颗小钉子都是大机器运转必不可少的一份子,每一个岗位也都确实有它不可替代的价值。我想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颗小钉子把自己融入祖国发展的浪潮,才能创造出属于当代中国的新辉煌。”何佩熹说。

据悉,冰雪分团还将举办“国际政要对话冬奥青年”“精彩冬奥、奉献有我——青年榜样分享会”等一系列活动,讲述“一起向未来”的冬奥故事。

(原文刊载于《现代教育报》2022年6月第4733期第6版。)

(责任编辑:张凯怡)

编辑:徐 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