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网]金元浦:北京冬奥:伟大的人文遗产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2022.04.18

(金元浦,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圆满结束了。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历经7年艰辛努力,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胜利举办,举国关注,举世瞩目。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一道,克服各种困难挑战,再一次共创了一场载入史册的奥运盛会,再一次共享奥林匹克的荣光。”(4月8日央视网)

这是自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以来,又一个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深刻的人文理念,独特的人民奥运的主导精神,“天下一家”期盼“世界大同”的更团结的宏阔胸怀,成功推动三亿人上冰雪对奥林匹克冬季运动的强力实践,书写了构建奥林匹克健康健美的人类体育文明共同体的中国实践与中国贡献。以创新精神精心擘画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实践,丰富发展了奥林匹克价值观,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留下长久的精神遗产,实现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对于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郑重承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奥运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最为重要的精神遗产。他高度概括总结的“北京冬奥精神”是新时代又一面团结奋斗的思想旗帜,也是新百年征途上又一个经典实践样板。在北京冬奥精神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是一条贯穿全局的红线。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世界和平发展的重大战略贡献,也是对世界奥林匹克理论与实践的中国方案、中国理念。北京冬奥会是中国人民的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复信中强调:中国人民是我们筹办北京冬奥会的力量源泉。通过北京冬奥会,中国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为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民福祉注入新动力,也为全球冰雪运动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北京冬奥会是世界人民的成功。世界各地奥运健儿齐聚五环旗下,相互尊重、彼此激励、突破极限、超越自我,完美演绎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为世界人民带来了温暖和希望,为世界播撒了和平与友谊的种子,激发了人类增进团结、共克时艰、一起向未来的强大力量。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是中国人民的成功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一直奉行“人民奥运”的人文理念,关注人民、热爱人民、尊重人民、动员人民投入到奥林匹克健康健美的体育文明共同体中,保护和增进健康,提升文明素质,积极投入和平、竞争的体育锻炼之中。

中国文化历经五千余年,是世界上唯一从未间断、绵延至今的人类文化的瑰宝,是人类童年时代便已产生的、不可企及也无法再造的世界文明的辉煌顶峰之一。它弘浩博大,流丽万有,它克明峻德,修道以仁;它民惟邦本,仁者爱人;它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它阴阳相济,追求神人以和。将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华文明融入奥林匹克文化,这是当代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新的开拓。北京冬奥会上,“爱国情怀充分彰显,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中国人民爱国热情的激扬展示。

和平发展的和合社会是中国自古以来至高的梦想——天下一家、世界大同,而一个和平、和美、和爱和健康的世界也同样是奥林匹克的追求。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天人合一”的和谐自然观是对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竞技文化的生动补充。所以,在奥林匹克精神的鼓舞下,北京冬奥会更充分地开发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将中华文化创造性地运用到奥运实践中,实现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新融合。在奥林匹克文化造福中国社会的同时,北京也积极地以中国文化精华来补充和发展奥林匹克文化,从而凸显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

为进一步实现北京冬奥会的人民奥运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享的理念。在五次对冬奥场馆的视察中,不止一次地提到共享办奥、开放办奥。让全体人民都进入健康快乐的体育锻炼之中。从《奥林匹克宪章》来看,“参与原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第一项原则,参与是基础,没有参与,就谈不上奥林匹克的理想、原则和宗旨等等”“参与比取胜更重要”。1908年伦敦举行第4届奥运会时,顾拜旦引用了这句话,后来,在1936年奥运会演讲时顾拜旦再次提出:“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这一原则已被世界各国运动员和广大群众广泛接受。

在这里,共享是北京对奥林匹克运动承诺的首要原则——参与的具体展开与发展。奥林匹克理念是人类共同的理念。北京冬奥会再一次成为世界各民族文化交融互惠的现实平台,多元创造、对话交往、和谐共存、共同参与,是北京冬奥会贯彻新世纪奥林匹克更团结核心理念的创新实践。

北京冬奥会的共享精神体现了当代中国的百姓关怀、青年关怀,它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奥运。全民参与全民奥运是它的重要特色。

在申办北京冬奥会过程中,中国作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庄严承诺。现在这一承诺得到了回应。2021年10月,受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委托,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开展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截至2021年10月,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居民参与率达到24.56%。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是世界人民的成功

奥运会是各国文化进行交流的盛节,是全世界超种族、超文化、超等级、超地域的巨型狂欢节,北京冬奥会让世界再次来到中国:北京冬奥会向世界敞开了胸怀,传承久远的奥林匹克文明与深厚博大的中华文明进行了又一次对话、交流,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与中国古今文化获得了再一次交汇的新契机。北京冬奥会成为世界各民族文明、文化、体育与艺术之间对话、交流、沟通的巨大平台。在北京冬奥会上世界各国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都将奥林匹克的精神进一步传承、弘扬和升华。

体育运动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是国际奥委会最核心的理念。奥林匹克运动一直秉持和平、团结、公平、协作的准则,关注人类命运,关注全球青年,关注人们的生命健康。奥林匹克运动只能在和平的环境中开展,只能在团结的旗帜下进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给《文明》杂志《奥林匹克宣言——美丽的奥林匹克文化长卷 III》的序言中提出:“奥运会通过体育运动使人们聚集在一起,弘扬卓越、友谊、尊重和团结的价值观。奥运会是全人类的一次伟大团结的聚会,给全人类带来对更美好未来的期待。在今天脆弱、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奥运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成为多元化世界中全人类希望、和平和团结的有力象征。”这清晰地阐明了奥林匹克所遵循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奥林匹克一直崇尚“家”的观念。作为一个非政府、非营利的国际体育组织,奥林匹克大家庭推崇团结、平等、协商、合作。国际奥委会、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组委会相互协同,平等相处,参与奥运会的运动员、教练员、官员,以及奥运会赞助商也相互支撑,亲如一家。这个奥林匹克的“家”,就是人类健康的体育文明共同体。

对于人类多元文明的崇仰、保护和发扬,是顾拜旦以来无数奥林匹克人最深层的意念,他们热爱自己的文化、文明,也渴望了解其他民族、其他地域的文化和文明。他们渴望了解神秘深厚的中华古老文明。文化是中国面对世界最为深厚的积淀。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经过现代转换,对当代西方世界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意义。今天,北京冬奥会以更高的热情与世界共享人类文明。

北京冬奥会体现多元文化交融互补的奥林匹克精神

2008年北京曾经举办了世界奥运史上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又是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北京“双奥”所提出和展开的人文奥运的理念和实践,意义深远,它所弘扬的和合世界、天下为公的人文精神,是北京对于奥林匹克主义的独特贡献;它所弘扬和彰显的东方文化、东方气派、东方风骨和东方意境,给以西方文化为主的奥林匹克文化以生动的对比与补充,展示了辉煌悠久的东方文明,也体现了多元文化交融互补的奥林匹克精神。它所推崇的奥运文化与奥运经济协调发展,建立奥运文化创意产业的尝试,也是奥运史上最具挑战性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它所开创的一个城市举办“双奥”的先例,所积累的经验,将成为奥运史上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奥林匹克运动一直大力推动奥运会的神圣休战理念。神圣休战来自于古代希腊。在奥运会召开前11天希腊各交战城邦停战30天,使竞技者和来宾可安全抵达奥林匹亚村。故称神圣休战。现代奥运会继承了古代奥运会“神圣休战”的古老遗训,呼吁全球各国无论国家大小,一律和平共处。因而继更快、更高、更强之后,更团结成为奥林匹克最新最高的目标。而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是中国面对世界最为深厚的积淀之一。它经过现代转换,焕发出当代光辉,对当代世界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成为中华文化乃至北京冬季奥运会的核心理念。

当代世界,人类面临着巨大的困境。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社会动乱、经济凋敝,战端频起,冲突不断。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在于推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的灵魂与体魄之间的和谐平衡的发展。中国古代传统的和合思想,至少包含两重意义:和衷共济和合作共赢。所谓和衷共济就是讲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眼前的江河。它讲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同甘共苦,风雨同舟;它讲同心同德,团结一心,通力合作,共赢未来。它反对貌合神离、分崩离析、分庭抗礼、造谣挑事,处处阴谋诡计。

健康和安全,是奥林匹克运动基础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就失去了奥林匹克运动得以风行天下的根本。我们反对奥运政治化、体育政治化、抗疫政治化。中国冬奥会以奥林匹克的名义,呼吁全球“休战”,团结一致,以人的生命为最高的人道主义,以人的生存为最高人权,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为最大目标,去践行奥运精神。所谓合作共赢,就是以全球共同防疫作为不同国家、不同制度、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们团结的基础,来抵御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危机。协商、合作,只有秉持人类生命共同体、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只有坚持全球一致,共同抗击新冠疫情的合作实践,才能化“干戈”为玉帛,才能战胜新冠病毒,让人类转危为安。

全球肆虐的疫情让我们比以往更加关注生命健康,更注意改进我们的卫生习惯,践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相应带来人文精神和生命、生存、生活的更高追求。奥林匹克理念中包含着当下全球人们乐观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开阔开朗的胸襟气度和对人类文明的崇尚和发扬。这就是北京冬奥会倡导的健康健美的体育文明共同体的精髓所在。

对于每个人来说,参与奥运会是人生体验中最难得的时刻。奥运说到底是一种盛大的节日,是一种生命的运动、一次快乐的体验、一种美的愉悦和享受。这是奥运风行世界的根本。如果没有这个基点,奥运就会失去它夺人的风采。一个人一生有多少次机会能参与奥运,观赏奥运,分享奥运呢?所以,北京冬奥会给了运动员甚至观众生命中的一次少有的高峰体验,它值得去投入,值得去奉献。奥运的神力在于呼吁所有参与者都以快乐饱满的热情分享生命中的这次机遇,共同书写奥运的华彩乐章。

(作者金元浦,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原文链接:[中国社会科学网]北京冬奥:伟大的人文遗产

(责任编辑:贾云菲)

编辑:徐 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