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高校教师中引发了强烈反响。
大家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这是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鲜明结论。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宇文利: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始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来,到十九届四中全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制度、治国和制度现代化的一个升级版,相当于国家治理和制度治理的一个重大的推进和重大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宋友文:在总结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十三个显著优势,这十三个显著优势就是在我们党治国理政实践经验基础上,提炼概括出来的,形成了一个新的理论,同时又用这个新的理论来指导我们新的实践。
专家学者表示,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伟大复兴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动力。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研究员程立耕:特别在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当中,是需要把这样一个优越性和制度来转化为实际效能的时候,它是需要通过教育培训来实现的。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王衡:那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思政课教师,我觉得今后要更好的去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我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这个优势所在,坚定他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湖南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唐小芹:我觉得大学生的制度自信应该从辉煌成就中来,从悠久历史中来,从中外比较中来,更要从光明前景中来,因为只有把个人的发展与祖国的命运统一在一起,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绽放大学生的青春欢华。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