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致辞)
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汇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出版座谈会”,祝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十卷书稿完成、前三卷(马克思恩格斯部分)正式出版发行。
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是国内学术界、理论界和出版界的一件大事、喜事,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件大事、喜事。
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翻译、编写和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
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他在2017年9月29日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也是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他创造性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
展望未来,我们要自觉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要抓住《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出版发行的契机,努力扩大良好社会影响,把十卷本的编写出版工作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中国人民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结合起来,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高质量地做好各项后续工作。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