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报告 来源:一读EDU编辑部)
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评价研究中心”)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研制的2017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已于3月27日正式发布。
本文主要呈现的是其中的高等院校转载量和综合指数排名(前100)。
最终,中国人民大学在榜单中转载量与综合指数均位列第1,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分别排在第2名和第8名。
研制过程
评价研究中心与书报资料中心在研制此转载指数排名时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转载分析法。
这种方法本质上是以专家对论文的同行评议结果为基础,在当前中国人文社科学术成果评价中具有鲜明特色。
与引用行为相比,同行专家对论文的评价行为更为直接,评价目的更为明确,更有利于确保评价的针对性和精确度。
(研制过程 一读EDU编辑部制作)
研制人员根据转载量、发文数和论文得分等3个方面的有效数据,设置三个基本的转载排名指标:转载量、转载率和篇评分。
根据这三个指标的分数,再形成人文社科期刊或科研机构的“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综合指数”(以下简称“综合指数”)。
需要注意的是,受发行周期和编辑出版过程的影响,原发期刊当年刊发的文章,有一部分被选入下年的复印报刊资料中,因此,转载排名数据都以复印报刊资料出版年为准。
(机构排名 一读EDU编辑部制作)
本文主要关注的就是图中标红的高等院校总排名。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机构分布格局
目前,国内对于科研机构的评价有若干大学排名、学科评估,覆盖了学术实力、教学质量、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
人大评价研究中心和书报资料中心认为,这些评价更多是从间接数量指标入手,或是对机构综合实力的评估,难以直接反映科研机构的科研实力,且评价结果滞后性强。
而以复印报刊资料的转载论文为基本依据,以论文的同行评议评价作为科研实力评价的基础与准绳,则能够从另一个侧面并以更快的速度反映出科研机构人文社科研究的实力与变化。
复印报刊资料转载作者所属的科研机构主要包括高校、社会科学院/联、独立科研院所/中心、党政机关、党政干部院校等。
(各机构论文转载量占比 一读EDU编辑部制作)
按论文转载总量统计,高校占比最高,为82.64%;按被转载机构数量统计,高校依然以48.57%的占比居首位,其次是党政机关和独立科研院所/中心,分别占比12.02%和11.61%;
如下图所示,高校的论文转载总量在逐年下降。
但在论文篇幅逐渐增加的背景下,复印报刊资料的转载总量也在逐年下降,高校的转载量占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论文总量的比例稳重提升,特别是2017年占比的提升很大。
(2015-2017年高等院校论文转载量与占比 一读EDU编辑部制作)
此外,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的论文在2015-2017年间呈现篇均分逐年上升、篇均分标准差基本保持稳定的特征,表明转载论文质量整体上升,论文间质量差距基本保持稳定。
高校为学科论文生产与转载贡献了巨大力量。
数据显示,在所有学科中,高校的转载量均超过60%,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为其中翘楚。
体育学中,高校占比最高,97%以上的转载论文来自于高校,其中,上海体育学院最为突出;心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外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等学科亦有90%以上的转载论文来自于高校;
相对而言,高校在政治学的占比最小,仅有67.11%的转载论文来自高校。
“双一流”高校和学科的分布格局
“双一流”高校整体科研能力较强,在人文社科的研究能力亦是如此。
在2015-2017年间,共计转载“双一流”高校论文20774篇,占高校总转载量的68.24%,占总转载论文数量的56.39%,即超过整体2863家一级机构转载总量的一半以上。137所“双一流”大学的平均转载论文数量为151.64篇,远超同期高等院校(21.65篇)与社会科学院/联(44.87篇)的平均转载篇数,且转载论文篇评分(0.852)也高于其他各类机构。
将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95所高等院校按转载论文数量进行排名(如下表)后可发现,前10名高校中,有4所为师范类院校(其中,前3名均为师范类院校),3所为财经类院校,2所为政法类院校。
(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高等院校三年转载总量前十名 一读EDU编辑部制作)
入选一流大学建设的高校与入选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在各学科强弱上有较强的互补性。
例如,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体育学、心理学、教育学的学科转载论文占比较弱,但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这三个学科中占比较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管理科学与工程、社会学、图书馆情报、哲学等学科中的转载论文占比较强,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这些学科中占比较弱。
高校转载量与综合指数总排名
师范类高校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突出的特点,不仅存在于入选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中,同样存在于综合榜单中。
转载量和综合指数排行榜前100名中,均有20所高校属于师范类高校。例如,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就分列第5和第6名。
这一比例已相当可观,足以证明师范类高校在人文社科领域的专业优势。
财经类高校也表现不俗,其入围前100名的高校数量仅次于师范类高校。
据统计,共有11所财经类高校进入转载量前100名,12所财经类高校位列综合指数前100名。
如果将转载量排名和综合指数排名这两个榜单进行对比的话,就会发现,同一所高校在两个榜单上的排名并不一定相同。
考虑到综合指数是由转载量、转载率和篇评分加权得到,转载率又基本与转载量保持正比,所以我们可以笼统推断,一些高校在两个榜单上排名之所以不一致,可能要归咎于篇均分的表现。
也就是说,有些高校的论文质量参差不齐。
按名次依次来看,首先给我们冲击力较大的是杭州师范大学,该校转载量排在第59名,但在综合指数排名中,就退后到第93名;转载量排在第60名的北京交通大学,在综合指数排名中,也没有进入前100。
转载量与综合指数排名榜
(高等院校转载量与综合指数排名 一读EDU编辑部制作)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