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经济日报]中国人民大学:今年超10%毕业生选择赴基层就业
来源:经济日报
时间:2017.11.17

中国人民大学16日发布的《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基层就业工作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赴县级及县以下就业和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占就业毕业生的比率已超过10%。在赴基层的毕业生中,党政机关就业占比超过六成。

当天,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以“扎根中国大地,担当基层栋梁”为主题的大学生基层就业论坛。论坛的核心议题是探索健全服务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完善落实政策措施,加快人才培养发展等基层就业话题。

报告显示,中国人民大学赴基层就业人数已从2014年的6.49%增长到2017年的11.69%。今年赴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学历结构以硕士为主,博士赴基层就业人数逐年增长。报告分析认为,伴随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各地相继出台引进高端人才政策,使得以博士生为代表的高知人群向基层流动速度加快。

从专业来看,经济学部和社会学部基层就业人数最多,人文学部占比最高,且增长最快。从就业地域来看,近三年来,赴四川、陕西、山西、广西、福建基层就业人数最多,这些省份与人民大学均有就业协议或来校定向引进毕业生。

据介绍,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倾力打造基层就业工作“五个一”体系。即“一份文件、一个课堂、一支队伍、一批典型、一生关怀”。学校每年出台《关于引导和鼓励我校应届毕业生面向西部、基层就业的意见》,制定当年基层就业奖励资金发放标准:2017年,学校共发放西部、基层就业奖金159.2万元,奖励额度四年增长160.13%。

与此同时,学校每年为即将赴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举办基层训练营,邀请校内外领导、专家学者及基层校友为毕业生系统介绍基层各方面工作。结合党政机关公务员考试及相应工作需要,举办“公考大讲堂”、“就业沙龙”等就业指导活动,精细谋划学生基层发展。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已成立校级学生组织——基层就业服务协会,服务学校基层就业工作,具体负责基层校友联络、各类就业指导活动举办以及就业活动服务等工作。直接服务基层就业人群近千人,管理运营各基层校友网络群组数十个,联络校内协会会员数百人。2015年成立之初的第一批学生骨干,大部分已经选择到基层单位就业。

原文链接:

[经济日报]中国人民大学:今年超10%毕业生选择赴基层就业

 

编辑:程 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