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北京晚报]《我是演说家》:文化综艺新标杆
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17.11.02

10月21日,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第四季开播。节目上线19个小时,腾讯视频点击量突破1亿;播出不到24小时,全网视频点击量达到1.2亿;《我是演说家》微博话题量达到9.7亿。同一时间,站上《我是演说家》舞台的演讲者们成为社交媒体上最耀眼的明星:90后辽宁舰退役雷达兵古丽帕丽,在舞台上喊出“最美的青春,退伍不褪色”,展现朝气蓬勃的青春力量;80后兰渝铁路工程师夏荔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观众,中国人如何战胜了德国工程师口中的“不可能”;60后的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站上舞台,讲述中国航空航天怎样在60年的发展中破除西方的封锁,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40后的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用娓娓道来、生动有趣的故事指导我们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赵启正说:“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一本很厚的书,这本书叫作《中国读本》。我们每个人都是这13亿大书中的一页,做好你自己,中国的形象就更完美了。我们每一个好的演说家,都是好的中国故事的叙述者。我们的形象,就是中国的形象!”在《我是演说家》第四季的舞台上,从40后到90后,从官员、科学家、工程师、解放军,到在台下聆听演讲、互动交流的每一副年轻的面孔,他们共同构成了辉煌中国中的众生相,他们用思想、语言、动作的交会碰撞,发出了这个新时代最动听,也最具温度的声音。

走过三季的《我是演说家》被誉为中国“最会说话的节目”。在这个舞台上,曾涌现出一位位感动观众的素人选手,讲述出一篇篇感人至深的中国故事。《我是演说家》第四季在北京卫视播出后,引发前所未有的传播,演讲选手在播出当晚三次站上微博热搜,他们的演讲主题在一众娱乐话题中显得辉煌而耀眼:“航母舰载机100米刹车”等话题或彰显着中国军人的骄傲,或体现着中国力量的磅礴,或展现着每一个普通中国人对家国的热爱、对事业的忠诚。在热搜的背后,更能看到一长串含金量极高的发布名单: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紫光阁、中国日报、环球网、央广军事、文汇报、大公报……200余个微博上最具影响力的官方账号主动为演讲者们助阵,让他们的声音传遍社交媒体的每一个角落。

《我是演说家》这档没有流量明星、不制造八卦事件的文化IP,为何会引发如此巨大的社会反响,甚至超过了众多大制作的娱乐综艺?因为这个舞台上的演讲者们,他们的身份是军人、教师、公务员、科学家,是我们所处的这个辉煌时代里的参与者、奋斗者、书写者,他们的名字叫“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我是演说家》正是凭借着扎根人民的创作思路,响应新时代召唤的中国故事,让每一个心怀梦想、砥砺前行的中国人,都能用自己的故事传递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传递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传递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舞台上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在用网友能听得懂的语言、能感同身受的方式、能引发共鸣的情感,讲述和传递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述着我们身在其中的时代、身在其中的祖国。

《我是演说家》在互联网平台上引发的巨大反响,正好印证了中国自信、中国力量、中国强军和中国科技是这个新时代中,人民最渴望听到的声音,这样的声音让人振奋,更鼓舞人们为了一个更好的中国而砥砺奋进。微信网友诚为先留言说:“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力量、这样的启示。用我们的故事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用真实、感动、向上的故事去影响一代人,希望这样的节目能多一点。”而另一名网友则从演讲中听到了年轻人的自信:“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但是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是大有可为的!我们这一代人生逢其时,跟很多老一辈人相比,我们虽然没有那么多壮烈的色彩,但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敢想敢干,诚实劳动,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原文刊于《北京晚报》2017年10月31日第36版)

原文链接:

[北京晚报]《我是演说家》:文化综艺新标杆

编辑:卢涵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