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环球网]刘志勤:“上九天”“下五洋”,终成现实
来源:环球网
时间:2017.05.09

新中国的“五月”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一度被称为“红五月”,是创造历史奇迹的神奇五月。今年的五月初始,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终于展翅翱翔蓝天,成为中国历史上被永久铭记的伟大日子。这个成就正是继4月底中国首艘航母下水之后又一次给世界的惊喜。如果说中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弾一星的成果奠定了中国在世界大国中的地位的话,如今的“一机一舰”的成功则表明中国在世界强国中的角色有了根本性的提升。中国人一直秉持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情壮志终于得到完美的释放。因为任何世界强国的基本科技制造能力必须同时具备设计,研制,生产,开发和应用大型飞机及航空母舰的能力。唯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算得上是强国俱乐部的合格成员。

在举国欢庆中国首架大型飞机C919试飞成功的讨论声中,依旧存在一些“疑惑”的声音:有些人还是因为飞机的不少核心部件来自国际厂家而“耿耿于怀”,还有少数人认为这架飞机充其量只是个高级“组装件”而显“美中不足”。

其实这些看法和忧虑均是因为人们对“最终产品”的品牌归属缺乏统一认识。

我们先以餐饮业为例。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都有无数的美味佳肴,名菜名厨名店应运而生,老字号,百年老店,比比皆是。当人们在品尝和享受各色美味时,总是会对厨师的手艺高超赞不绝口。但是,任何厨师无论其手术多高,都是把他采购来的各种食材巧妙的,完美的,精致的组合在一起,交到顾客面前的一定是美味可口的佳食。这时,没有人会说因为厨师用了别人提供的佐料或食材,而去否认这个美餐是厨师的自主研制烹炒的结果。在这个工程中,厨师的能力是成功的关键,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把同样的食材组合在一起能够成为一顿美食。同样的道理对于制衣裁缝同样重要:他们如同工程师一样把不同花色的布料制成合体合身舒服的服装,为世界带来美丽时尚,有谁会因为裁缝采用了别人提供的原料而否定了裁缝的伟大与独特创造力?

(本文作者刘志勤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原文链接:[环球网]刘志勤:“上九天”“下五洋”,终成现实

编辑:金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