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7年2月23日,银监会发布《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教授接受央视采访,就《指引》中的基本原则、存管业务收费、对网贷行业的影响以及消费者保护等问题进行了解读。以下是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教授的访谈内容。
采访中,《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暂行管理办法》简称为《办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简称为《指引》。
央视:《指引》的基本原则是?
杨东:本次《指引》的出台,其基本原则在于强化对网贷资金专用存管账户的监管,防止网贷平台侵吞客户资金卷款跑路。专用账户的存管,使得存管人银行能够对客户的资金进行专门的开立和销户,除了资金存管外,还将进行资金清算和账户核对,使网贷交易的过程全面透明化。要注意的是,存管只是使交易过程透明,存管人并不对交易承担保证或担保责任,这一点应当向广大投资者明确告知。
央视:银行进行资金存管业务收费大致会以什么标准呢?
杨东:银行应该会参考以往银行给保险基金开展类似业务、给第三方支付机构存管备付金的经验,选择相应的费率。网贷机构是信息中介,承担普惠金融的重要作用,其业务符合小额、分散、服务实体经济的特征。在此情况下,如果银行收费过高,将会对网贷机构会造成较大的压力,并且最终会转嫁为借款人的成本。所以,相关费率应当遵循普惠金融原则。当然,更多的银行参与存管业务,会形成市场的竞争,按照市场化、自愿有偿的原则,将会使得存管成本降低。所以,竞争是保障存管业务更加规范化、市场化的重要保障。
央视:那存管收费会不会影响P2P理财收益呢?
杨东:在一定程度上会有一点影响。但是根本上,网贷机构能否把P2P业务做得好,主要还是看它的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和整体的成本优化能力。资金存管只是整个网贷业务的一个环节,不会对网贷机构的成本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央视:《指引》的出台会对网贷行业产生什么影响呢?
杨东:前几年网贷行业缺乏有效监管,自从去年国务院对网贷行业整治,8月银监会又出台《办法》以来,整个网贷行业越来越规范。特别是此前客户资金没有有效存管,导致网贷机构挪用客户资金甚至卷款跑路的现象频发,还出现了E租宝这样的恶性事件。现在有了有效的资金存管之后,网贷行业有了更加可靠的保障,有助于树立行业的信心。而且,存管人对资金存管账户定期核对,使得网贷交易的过程更加透明,使投资者了解到相关投资交易的全过程,使得网贷的投资在全社会面前更加透明化,将对网贷行业的长效健康发展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
央视:您对投资者有什么提示的注意事项吗?
杨东:网贷存管的基本原则,作为存管人的银行只是承担了资金的保管、清算、监督,账户、账本的核对等基本义务,并不对网贷交易本身承担担保或保证责任。所以,广大投资者请注意,网贷平台不得利用资金的存管向投资者宣传得到银行的保证,这是欺诈宣传,必须禁止,资金的存管只不过让网贷交易透明化而已。广大投资者一定要了解这一情况。
央视:目前已经完成资金存管业务的平台仅占平台总数的4%,今年8月24日过渡期结束,行业是否会发生一轮大洗牌?
杨东:自从去年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以来,监管部门对网贷行业开展了全面的整治,资金存管是整治工作中最为核心的业务之一。一家网贷平台如果无法在地方政府备案,拿不到工信部门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那么它就很难找到到银行合作开展存管业务。所以,从这一角度说,这些不符合条件的网贷机构,自然就会被淘汰出市场。相反,能在地方政府备案,经整治整改较为成功的网贷平台,应该能够比较顺利的找到合作银行开展存管业务。市场上流传的很多银行不愿意做资金存管业务的说法,不够客观全面。因为,《办法》《指引》出台前缺乏相应的规则,银行是不知道怎么做,而不是不愿意做。我相信《办法》《指引》实施后,很多银行会愿意开展资金存管业务,并形成市场淘汰机制,真正做得好的平台能够获得备案、落实存管,并有好的发展,做的不好的平台自然会被淘汰。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