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光明网]人大法学院副院长杨东:紧随社会变革 实现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系列特别节目专访)
来源:法学院
时间:2016.09.01

12121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两年来,全面依法治国的进展成效显著。【学习时刻】栏目今天连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请他谈谈依法治国的问题。 

人大法学院副院长杨东:紧随社会变革 实现依法治国

小编手记

接到小编发出的连线邀请,还在外地出差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一口答应了下来。为节目录制效果,杨老师专门换了一身西装如约出现在我们的镜头前。谈起依法治国,杨老师瞬间打开话匣子。

“中国的法治建设是个大命题,国家在立法方面已经下了很大力气,今后应该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让老百姓也要懂法律,能够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访谈实录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光明网“学习时刻”栏目。我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杨东。今天和大家谈谈依法治国的问题。我想从立法、司法、法学教育、创新与法务战略四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NO1.依法治国需要完善立法

第一,立法是根本。依法治国,有法可依是基础。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法治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仍存在法律不健全的问题。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到现在还没有一部《民法典》。《民法典》是公民社会、市场经济中,每个社会主体生活、行为、工作的基本法,这样一部涉及公民各项权益的基本大法,对于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十八大以后,我国已正式启动了《民法典》的制定工作。此外,如《电子商务法》,当前,我国在全球互联网、电子商务等领域已位居前列,我们需要这样一部法律来规范相应的社会活动。再如我们正在修改的《证券法》、《公司法》、《金融法》等一系列法律,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NO2.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改革传播司法正能量

第二,司法改革成果显著。我国这几年正在进行法官检察官员额制度改革,力争挑选一批真正专业、品德高、能担当的优秀法官和检察官担任重要岗位,使老百姓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人能替老百姓主持公道,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所以法官检察官员额制度改革,体现了司法改革的显著成果,在老百姓心目中树立了非常好的司法形象,传播了司法正能量。

NO3.人才培养是法学教育的核心

第三,重视法学教育。全国有600多所法学院,比如我们人大法学院,是连续15年教育部排名第一的法学院。全国还有很多这样好的法学院,每年培养出成千上万的法学学生,他们将走向社会各个岗位,成为未来依法治国的主力军。所以要重视法学教育,以人才培养为核心。

NO4.法治社会需要灵活、高度包容的创新环境

第四,法治助力创新。当前,创新是社会主旋律,企业创新、经济活动创新等蓬勃发展。但创新需要突破,甚至可能面临着突破现有法律风险。既保持创新,又不违法,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表明我们国家现在正是创新的最好时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创新必须要守法、合法合规。所以要把法务战略、守法的思维,融入到创新的各个活动中,各项创新都需要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同时也要有所突破,不能用旧的法律监管扼杀一切创新,这样的做法绝对不是依法治国、法治社会本来的面目。所以法治社会需要有一个灵活的、高度包容的创新环境。

原文链接:

[光明网]人大法学院副院长杨东:紧随社会变革  实现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系列特别节目专访)

编辑:罗, 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