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南京日报]郝立新:如何建构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
来源:南京日报
时间:2013.09.09

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国家形象片》、《文化中国》等,在纽约时代广场接连亮相,吸引着来往众人的目光。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汇。

在这个文化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的时代,我们如何继续坚持和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如何打造我们的国家话语体系、塑造国际文化形象?

主持人:什么是国家文化形象?它包含哪些方面?

郝立新: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形象,我们简称国家的文化形象,指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呈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文化品位、民族性格以及价值观念,等 等。对国家的文化形象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从文化的主体来看,政府层面的层次、企业层面的层次,还有公民个人的层次,这样不同的主体 身上体现出来的文化,才统一地构成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国家文化形象既包括历史的文化形象,比如我们有悠久的、灿烂的古代文明,还有现代文化的形象,就是在当下在现代化进程当中,我们中国所蕴含的、所要呈现出来的一些品质。

主持人:构建国家文化形象的意义何在?

郝立新:一个国家的形象,关系到与它周围世界的沟通,关系到它能否获得一个有利的舆论环境,关乎它的软实力是否提升。哈佛大学约瑟夫·奈讲过这 么一句话,就是在现代信息社会里面,在国家竞争当中,往往是最会讲故事的人是赢家。这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国家的文化,特别是它的文化形象,在它同其他国 家竞争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主持人:我们需要构建一种怎样的中国文化形象?

郝立新:这个文化形象就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拿破仑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思想的力量和利剑的力量,从长远来看,思想要战胜利剑。这就表明一种文化,一种软实力对于一个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要建构这样一种文化形象,它应该是一种反映了世界文明,又体现了中国民族特色,既传承了我们历史的悠久文化,又有新的创新,体现了现代的精 神风貌。我想我们应该要把现代中国人和现代中国实践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包括精神上的一些成果进行深加工,要说清楚当代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贡献,让世界来理解 中国人在艰苦奋斗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创新性理念,让别人逐渐接受中国变化背后的思想精髓。

主持人:当下中国应该如何来构建我们的国家文化形象?

郝立新:国家层面上要做到“一个统领”,抓住“两个抓手”。“一个统领”,就是以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统领我们塑造中 国文化形象的全过程。比如说在国家层面上,我们应该提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上,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上讲,爱国、诚 信、敬业、友善等规范都是公民应该遵循的。

“两个抓手”,第一个抓手就是加强国民的素质教育。因为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最基本的或者最终的都要通过个人、通过公民的素质表现出来。在国民教育当中,只有了解了本民族,又了解了其他的民族的人,才有可能在世界或者国际的交往当中,能够有一个好的形象呈现出来。

另一个抓手,就是抓好国家构建文化形象方面的顶层设计,要有文化构建的自觉意识。就是说要以我们本民族的文化包括传统和现代的文化为主体,来构建文化形象,这样你的文化才有活力,才有开放性、包容性。

文化形象的塑造是双向的。一方面我们要走出去,要把我们的东西、我们的文化带出去,传播出去,影响别人,给别人留下印象,帮助别人了解我们;另 一方面也要请别人进来,让他看一看中国人的实际生活、实际的文化样态和价值理念。有了这样的长期交往和频繁交流,就容易消除外国人对我们的不解、误解甚至 曲解。

注:本文摘编于江苏卫视频道今晚23:00-23:30播出的“马工程”首席专家大型系列访谈栏目《时代问答》原脚本。

原文链接:

[南京日报]郝立新:如何建构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

相关链接:

[江苏卫视]郝立新:建构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

编辑:天武